第二百三十三章 未战先乱(第2/3页)

他这话的意思,是要把炮营缴械。否则的话,就拒绝炮营穿城而过,绝对不肯开门。赵冠侯是奉军机命令进京,即使是通州地方官员,也无权缴械炮营,这种要求不但无礼,而且也是无法无天。

赵冠侯面色一寒“这帮人,简直无法无天,自己把自己比成官府了?准备,把炮驾起来。”

六门炮对于通州城墙其实很难起到什么作用,但是他一声令下,部下无人敢违抗,六门大炮一字排开,米尼步枪也全都对准了城头,显然只要一声令下,就会以武力攻击。

赵冠侯大声道:“我乃朝廷二品大员,奉皇命进京勤王,谁敢阻拦,立刻正法。准备……开炮!”

两门六磅炮,四门三磅炮次第轰击,三磅发射的都是实心弹,两门六磅炮打的则是榴弹。士兵也朝城头放了一排枪,打的硝烟弥漫,烟雾升腾。通州城墙颇为结实,六发炮弹根本砸不开。可是等到枪炮响过之后,城头上却不见了人,只剩了一堆旗子。

赵冠侯挥了挥手“准备云梯,给我攻上去。”

他的特设炮营里本就包含工兵一哨,云梯是现成的,临时拼接,即可使用。只是云梯数目极少,只有六七架,对上这么多飞虎团,实际还是没底。

霍虬二话不说,抢过一架云梯当先而上,口内咬着钢刀,在云梯上爬的飞快,等即将来到城头时,猛的腾身一跃,两把左轮枪抄在手中,向着下面各开一枪。等到他的身形落下去时,已经有数名士兵爬上城头,并未受到攻击。片刻之后,霍虬的身子就从城头探出来道:“跑了!他们全都跑了!”

城门洞开,两营官军鱼贯入城,城内的百姓初时并不敢开门,等到官军的锣连敲几次,才有些胆大的把门开了条缝,确定是官军之后,大喊道:“官兵,来的真是官兵。”

通州原本是漕运要地,衙门多,客商也多,是个一等繁华的所在。改漕归海后,就不及过去繁华,但也是一个热闹所在。可如今,市面萧条,人烟稀少,一个热闹所在竟成了个荒坟一般。

县城里的士绅已经没剩几个,县令把自己关在衙门后堂里,正在进行绝食,只等着把自己饿死。见了赵冠侯,就如同遇到了亲人一般,扯着袖子大哭起来。

原来自从宣战旨意下达之后,原本于通州城内很是嚣张的飞虎团,就越发的放肆起来。找衙门要兵器要钱粮,一旦应付不及,就拔出刀来乱砍。

到后来,干脆接管了整个城防,把原本驻扎于此的绿营都缴了械,随后又抢县库。

朝廷在通州有两处官仓简称为“京仓”、“通仓”。江苏的“白粮”,就是糯米,供给祭祀及搭发王公官员俸米之用,都运到这里。改漕归海后,两仓里存着的粮食也超过五十几万石。

此时,大金北方的农村经济已经破产,飞虎团主要成员就是因庄稼绝收,家无隔宿之粮而走投无路的农人,见到这么多米粮,怎么会不动心。见到粮仓,如见宝库,自上而下,全都向家中运米存粮,没半个月时间,就把五十几万石官米运输一空。

抢光了存粮,又抢大户,随后就是中产之家,也难保全。毕竟此时洋货流传甚广,随便说谁是二毛子,都不是没有证据。于是飞虎团的抄掠,就越发的心安理得起来,至少在他们看来,拿走二毛子的财物,永远是正当的。

县令无力阻止,又有守土之责,除了闭门绝食外,再无好方法。但是飞虎团洗劫的官仓,自然是怕官军剿办,所以干脆闭门死守,想要把官军拒之门外。要剿炮营的械,也是防着炮营来剿他们的先下手为强,色厉内荏的手段而已。

毓卿听了这些,勃然怒道:“反了!简直是反了!离京城四十里地,就敢如此放肆,这还是大金国的天下,这眼里,还有没有王法!”

赵冠侯面色也很凝重“他们眼里不但没有王法,也无有朝廷,老佛爷想用他们打洋人,这个算盘怕是打的差了。这群人事实上,不但没有法术,连胆子都没有。当他们一无所有时,可能还有三分胆气,如今抢了大户,腰里有了钱,就开始怕死。我们那一排枪,并没有打死几个人,他们就已经逃的不见人影,这样的兵有再多,又有什么用?看来,我们得加快步伐,早点进京。先跟曹大哥他们的四个营取得联系再说,眼下这个时候,我们自己的部队必须联合起来,免得被他们牵连的完蛋!”

炮营的行动较为缓慢放在后面,飞虎团连日抄掠,抢了不少牲口大车,可是方才急着逃跑,有不少牲口都只能丢弃。右军缴获之后,将车上的物资卸下,改装军资,同时那些脚力则由步兵骑乘,赵冠侯带领霍虬的快枪哨先行进京,其余部队随后向京城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