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一统之路 第十四章 雨辰的胜利(第3/4页)

十几个省的参议会联名通电,希望北京中央政府迅速办理武穴事件的交涉事宜。并希望鄂赣两军服从雨辰和陈宦两支部队的调停,迅速结束一切军事行动,一切付诸公论。雨辰的步步行动,对北方的逼宫,变得越来越厉害。

而袁世凯也当真没有料到他敬为天人的英国舰队居然就这么轻轻的收手了,还正式的发表声明说既然鄂赣两军已经实际上停火。英国舰队维持长江中游和平的任务就已经顺利完成。对于中国某方势力宣布的在长江上将英国舰队逼退,不予评论,也不屑于评论。大英帝国并不需要和中国的地方势力争执些什么。要紧的是,大英帝国的扬子江流域的利益,并没有被损害。

这下袁世凯放着三师人在湖北,每个月消耗着中央政府支撑不起的费用。但是却不能向南军发动进攻。前线的将士既不愿意打,后方支持的声音也寥寥。如果不打正式承认雨辰在湖北查办这一切的名义,又是他绝不甘心的。就连同盟会孙黄二人也不北上了,在上海建议由陈宦和雨辰联合查办湖北事宜,等事情廓清之后,二人再行北上。袁世凯就不明白了,明明雨辰作为一个地方势力私自发兵邻省,怎么到最后,就变成了他都有理的事情?

湖北的局面就在中央一时失声,地方上面议论纷纷,两军在前线僵持的情况下继续混乱着。至少现在,还没看出一个头绪来。而雨辰同时已经在整理江西后方,原来李烈钧时代的官员一概留用,但是已经开始推行在江北实行的政策。江北巡阅使署渐渐已经有了长江巡阅使的味道。他也承诺了李烈钧,将妥善安置赣军,反正仗是打不下去了。而李烈钧争取给他一个江北巡阅副使的名义,继续统领由江北整编的赣军。也内定了欧阳武为江西都督和赣军第一师师长。

雨辰的动作实在比陈宦快了许多,陈宦现在还在和黎元洪扯皮,双方都在委县长,委各种委员和局长。特别是几个重要岗位,双方都在明争暗斗当中。虽然黎元洪不当湖北都督了,但是他还是副总统,在湖北潜势力身后,手头也还有七八千鄂军残军。而且在鄂东南,还有赣军和江北军十几个团的兵力在。在鄂南部分,还有湘军和赣军五六个团盘踞。这个局面想要彻底的扯清楚,没有一个月不成。

在北京一处嘈杂的戏院里,外面正挂着谭老板今晚戏码的水牌。还没到正经折子上场的时候。几个不出名的角儿和票友正在上面咿咿呀呀的唱着。地下是吵嚷成一团。台上急急风的锣鼓都压不下去。

手巾把子在人头顶上传来传去,接着软皮管的水烟袋喷吐着一团团的烟雾。叫卖着瓜子花生的小贩,还有偶尔过来看白戏的宪兵警察大爷们。这就是北京戏园子里最普通的景象。

两个戴着礼帽,穿着熟罗长衫的汉字坐在一张大桌子的两角,正悠闲的磕着瓜子。不时的交头接耳一下。他们同桌的几个老头子正闭着眼睛打着板眼,谁去多管他们说些什么。

“老板需要北方新编练部队的情报,还有各级主官的名单……在绥远和热河那边,也需要老哥多做些工作,出门扛活的兄弟要照应好……那边以前给姓满的老板扛活的人多,能运动的都要运动好……”

另一个瘦小些的汉子半闭着眼睛,看样子也正在听戏。听完那人的话,眸子幽幽一闪。点了点头,这个汉子正是潜伏在北京许久的白斯文副处长了。以前外勤的任务都是陈思在跑,但是现在陈思去了热河,只好他自己出马了。雨辰几次要给他们补充人手,但是白斯文都宁愿自己发展外线了,南方过来的人,毕竟目标太大。

“和老板说,北方新部队的情报都现成,老板现在又到湖北江西去买地置产,北京这边儿恼怒得很,老头子发了大脾气。不知道下面还会做什么,万事请老板放心,口外扛活的兄弟,陈二掌柜的已经去热河那边儿照应了……老板在南边做得风声水气,我们这些外面开商号的伙计心里面也开心啊……”

他拍了拍来人的手:“明天货就送到你住的客栈里面去,是个十七八岁的小伙计,问他姓什么,答姓雨就对了。我在北京认识的人多,陆建章也盯着我了……先走一步。”

他拱拱手就提着袍角挤出了戏园子,经过一个坐在后排看白戏的人的时候不小心撞了他一下,他匆匆说了句:“对不住您了。”转身就出了园子。那人却看到了他的脸,忙跳了起来,拉起身边的兄弟:“嘿!那人好像就是陆老爷子要抓的白斯文!”

他的弟兄满心不情愿的站了起来:“哪个白斯文啊,还黑斯文呢,听谭老板的戏要紧!”那人急道:“就是那个以前给张人骏当过卫队长,煽惑过禁卫军闹事的白斯文啊!五百块大洋的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