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重定中原 第二十九章 刘邦之死(第3/12页)

樊哙见刘邦发话了,狠狠地瞪了夏侯婴一眼,不作声了!

刘邦又沉默了一会才道:“其实自大梁被围时,我就考虑过战事不利时到底是否应该归降!你们应该知道,昔年扶苏就对我猜忌甚深,如果降秦,就是扶苏不杀我,恐怕我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与其届时受辱,不如今日一搏生死,就是死,也要死得壮烈一些,如此才是堂堂七尺男儿!至于各位将军,你们愿意降的就自己出城去吧,刘某绝不阻拦,否则猪狗不如!”说罢,刘邦转身,对诸人一拜道:“不管各位是去是留,刘某都感谢各位的辅佐,只是刘某无才无德,辜负了各位的期望!”

陈平等人闻言十分感动,连忙拜倒道:“刘公请起,如此大礼,我等下属如此受得起!”

樊哙以头触地,大声道:“樊哙誓死追随主公,主公不降,樊哙也不降!”

曹无伤慨然道:“我本无名,得主公恩遇,始为大将,若背主而降,是为不忠,愿追随主公成就忠义之名!”

夏侯婴只是淡淡道:“夏侯婴从小就将这条命送给了刘公,今日陪刘公共进退,决无二话!”

陈平沉默片刻,看了看一脸激动之色的刘邦,其实樊、曹、夏侯三将不明白刘邦的真实意图,陈平却是明白的清清楚楚:虽然刘邦这个人平日里贪权好色、胸无点墨,但是却有知人善任、赏罚分明的优点,尤其是那种屡败不馁的韧性,更是可贵。刚才刘邦说得这样悲壮、可怜,其实不过是面对窘境时的邀买人心之举,因为这个刘邦不死到临头是绝不会服输的。虽然现在齐国的增援是再也没指望了,但目前的大梁还可一战,宋义和项羽也未败亡,也许还有那么一点翻盘的机会,但是陈平却非常地明白:看目前的形势,这机会实在是太渺小、太渺小了!

陈平想道:“平时世人皆言:文人无德,只知临渊而降,少有忠义之辈!项梁视我如草,刘公却待我如师,我若背他,必背千古骂名!也罢,就让我为文人竖一个忠义的典范吧!”想到这里,陈平拜了一拜道:“主公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平誓与主公共存亡!”

原本刘邦见陈平有些沉默,心中还有些担心,因为刘邦不长于谋略,樊哙等则更不善长,若无陈平相助,刘邦对能否守住大梁是一点信心都没有的,只有有了陈平相助,刘邦才有可能固守城池,等到宋义、项羽或许有的取胜可能!一见陈平终于开口,刘邦松了口气,一脸感动之色道:“诸公如此厚待,让刘邦羞惭无地啊!”说着,竟然潸然泪下,哭出声来。

不愧为刘备的祖先,那眼泪是说来就来!

樊哙四人闻言大为感动,齐声道:“愿为主公效死,此生无悔!”

刘邦伸出手来,慨然道:“我等兄弟同生共死,永不相弃!”“永不相弃!”五人十只手掌霎那间紧紧握在一起!

……

清晨,薄雾重重,凉风习习,一轮红日在朦胧之中腾腾升起,将天地间映成了一片金黄的色彩。

秦军营帐之中,已是将官云集,开始了一天的议事!

“子房,这些日子以来朕不在大梁,具体的情况你说一说吧!”扶苏看着张良,笑道。

张良欠了欠身道;“是,陛下!近月来,刘邦见陛下率军东征,便有蠢蠢欲动之心,所以臣不敢怠慢,日夜戒备,严密联守。期间,刘邦曾发动了大小十数次明攻暗袭,俱被臣和将士们挫败,未让楚军一兵一卒逃脱!”张良说得很是平淡,但其中凶险扶苏自能想象得出。

扶苏点了点头道:“子房辛苦了,要不是有子房牵制住刘邦,朕焉能剿灭田横!便加汝食邑一千,为六千户侯,以资鼓励!”张良却推辞道:“请陛下收回成命,臣生性淡薄,不重名利,五千户侯已是足矣,还是将功勋多授给那些为国血战的将士吧!”

扶苏愣了愣,笑道:“这天下现在也只有子房敢跟朕讨价还价啦,也罢,君子不强人所难,就依子房吧!不过子房视功名如粪土,莫不是功成名就之后便想弃朕而去、笑傲山林吧!”扶苏可不想张良学原史上那样来个‘从赤松子游’,所以现在得敲打敲打他。

张良愣了愣,笑道:“知我者陛下也!臣出仕陛下,非为名利,实为天下百姓!天下大定之日,功成名就之时,便是臣笑傲山林之机!”“不会吧!军师傻了,有福不享!……”众将闻言乱遭遭的,显得十分惊愕!

扶苏心道:“那可不行,放跑了你个金鸡,我不是成了傻子了!”诚恳地道:“子房,届时天下初定,定是百废待兴、万业待苏,正须治国之才抚育万民、泽背天下,子房却欲笑傲山林,岂不是将重担都抛给了朕和各位同僚!?这可是临阵脱逃之举,可万万要不得!各位将军以为然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