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报夫恩(第5/8页)

“错了!我是假装不正经……”

“……”

进了帅帐,默棘连坐定之后,神色颇有些戒备的瞧着方铮,当然,其中也带着几分心虚。

眼看决战在即,方铮这个时候请他进营,所为何故?

这场仗打到现在这个地步,他比谁都清楚,华朝北伐军在中间起了多大的作用,他们在前方直接面对默啜的数万大军,从北伐军进入草原开始,他们便以迅雷之势歼灭了柴梦山和泰王,直接打掉了默啜的外围,然后默啜陈兵于前,又与他发生了零星的小规模战斗,据默棘连手下的探子回报,华朝将士伤亡不小。

华朝将士浴血奋战的时候,同为盟军的默棘连在干什么?

他在忙着率领部下抢地盘,忙着收编部落,为将来平定草原后,积累与华朝谈判的资本,为突厥争取最大的利益,这些日子他几乎不费一兵一卒便得到了莫大的好处。

这便是默棘连戒备和心虚的原因。

以他对方铮的了解,此人是个见不得别人落好处的人,极为自私贪婪,甭管什么事都要占几分便宜去,若欲与他争好处,无异于虎口夺食。如今他居然默许默棘连在后方大肆争占地盘而毫无反应,甚至还私下鼓励他多争多抢,生怕他抢少了似的,方铮的这种态度不由得他不提防,事若反常即为妖,眼前这位笑眯眯的北伐军主帅,很像个妖……

拱了拱手,默棘连笑道:“不知元帅召老夫来,有何要事?”

方铮笑了笑,随即沉下脸,长长叹了口气:“老默啊,俗话说,天下无不散之满汉全席……”

“啊?”

“错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唉,我心情太沉痛了,所以思维有些混乱。”

默棘连惊道:“元帅此言何意?”

方铮满脸悲伤道:“老默啊,我是真舍不得你啊……你瞧,自从我领兵进草原,与你结盟后咱们一直搭档得挺默契的……可惜啊,我朝皇帝陛下昨日派人传了旨意,令我大军撤出草原,退回边境城池,不得再与默啜交战……”

默棘连一听,冷汗唰地流出来了。

北伐军若撤出草原,自己怎么办?原本他还打着坐山观虎斗的主意,任凭默啜和方铮打个你死我活,他在中间观望,待到双方打得两败俱伤时,他再出来收拾残局,届时双方伤亡必然惨重,如何再当得他麾下五万战士一击?如此一来,这草原,甚至包括华朝的整个天下,对他而言,若欲取之已非难事。

可是方铮的一句话,却将他的如意算盘全部变成了泡影。

第三百八十六章忽悠国师(下)

“方元帅,你说……贵国皇帝陛下传旨撤军。这……这是何意?”默棘连脸色苍白,额头上的冷汗冒出一层又一层。

方铮悲愤的叹了口气,道:“都怪朝中那些鼠目寸光的大臣啊!他们以为歼灭了柴梦山,打掉了默啜的外围便算是取得了北伐的胜利,他们向来把儒家的‘以和为贵’奉为至理,当本帅将全歼柴梦山的报捷奏章快马送进京城,满朝大臣皆向皇上谏求撤军,他们说只要给予默啜一定的军事威慑就足够了,若要将默啜赶尽杀绝,未免有干天和,有违儒家宽和仁义的圣训,皇上无奈,只好令我撤军……”

“这些腐儒,简直祸国殃民!”默棘连气得脸都红了:“兵事不知半点,却远隔千里指手划脚,这……这不是坏我等大事吗?”

默棘连是真着急了,方铮来之前,他仍是一无所有,领着五万残卒守在塔山大营里,靠着华朝的资助苟延残喘,对他来说。复国和报仇这两个目标都是遥不可及的,他很清楚,就凭手中这五万战士,与默啜大军相抗,无异于以卵击石,迟早会被默啜灭掉,更别提复国报仇了,根本没影儿的事。

可自从方铮来了以后,第一战便打掉了柴梦山所部,并且设下埋伏歼灭了默啜一万主力,首战告捷,这让默棘连看到了复国的曙光,更别说方铮还支持他四处抢占草原牧场,收编突厥部落,令他的实力徒然增强了不少,这段日子以来,他再也不是那个龟缩在塔山大营的落魄窝囊的国师了,帐下人口和部落以及牧场的增多,让他渐渐有了与默啜一战的底气。

形势正在朝着有利于自己的这一面倾斜,默棘连正是笑逐言开的时候,这个时候忽然听说方铮要撤军,默棘连如同世界末日临近般惶恐。

他不得不惶恐,之前抢占那么多的地盘,收编那么多的部落,全是因为华朝北伐军十几万将士帮他挡在了前面,默啜根本无暇攻打他,给他腾出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换句话说,他这么做有点狐假虎威的嫌疑。

现在老虎若撤走了,他这只老狐狸还得意得起来吗?当草原上只剩他和默啜两方,他所得到的一切很快便会被默啜重新夺回,甚至不会给他留下一条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