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城外临别(第3/4页)

二人对视良久,泰王徐徐叹了口气,萧然道:“也许过分了吧,我只是有感而发,如今四弟已经即位,再说这些很不应该了……其实我也只是泄一口心头的怨气罢了,我从小懦弱,不喜争执,在父皇眼里,在兄弟眼里,我是一个胸无大志的庸才,他们从来就不拿正眼看我,成年之后,我云游天下,父皇更是对我不闻不问,权当他没生过我这个儿子,呵呵,封我王爵,予我钟粟,然后便放任逐流,由我自生自灭,虽说贵为皇子,可除了这个王爵的身份,我比那些被贬谪流放的罪臣好不了多少,如今父皇仙去,逝者已矣,今日与方兄所言这些,算是泄一下多年的郁结之情吧,呵呵,方兄莫怪……”

方铮有些理解泰王的感受。大内深宫由来腌臜之事甚多,像泰王这般遭遇的,对皇家心有所怨也在情在理,泄泄怨气倒也无妨。

笑眯眯的拍了拍泰王的肩,方铮笑道:“泰王哥哥言重了,世间本就没有绝对公平的事,我与你是好友,在我面前说说无妨,不过以后可别在外人面前说了,你与无病自小相交甚厚,莫要为了这身外名利,坏了你们的兄弟之情啊。”

泰王展颜笑了,笑得很开心的模样:“我与方兄一见如故,所以忍不住掏心窝子说了几句,我今生只说这一次,以后再也不提,都过去了。”

方铮大赞:“泰王兄多年来云游天下,寄情山水,胸怀自是比一般人宽广得多。”

说话间,二人已走回了官道。

泰王要走了,方铮语气沉重道:“此去一别,来日相见不知何年何月……”

“咳,方兄,这句话你刚才说过了……”

“……”

临登车辇,方铮忽然多了几分不舍,其实泰王挺好的,皇族之人无一不觊觎皇位,为争储夺嫡而拼得头破血流,惟独泰王是个例外。他与泰王从相识到现在,一直保持着君子淡然如水的交情,泰王喜云游,而他呢,办完江南税案后便打算辞官,带着老婆们逍遥自在去也,那句话本没说错,今日一别,真的不知何年何月再见了,想到这里,方铮心头不由多了几分怅然的愁意。

“泰王兄,等一等……”方铮叫住了登辇的泰王,目注他半晌,忽然笑道:“有诗云: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古人高雅,以折柳寓离别,我与兄也算是至交,不如由弟为兄折柳一枝,以盼你我早日再聚,如何?”

泰王一楞,眼中不由浮上几分温暖,望着方铮点头笑道:“也好,我游历天下,遍识诗文之友,可真正能说心事的朋友却很少,你是其中一个,为我离别折柳的,也只有你一个,弟铭记在心。”

方铮朝他笑了笑,转身走到官道边,官道边栽种着一排杨柳,在春日的阳光下,正抽出了嫩绿的新芽。

方铮看了看,选了其中一棵树,抓住一根柔软的枝条,然后微微用力一折……

“嗯?掰不动……”

再用力。

“还是掰不动……”

泰王和他的随从,还有自己的数百侍卫都在官道旁眼巴巴的瞧着他,方铮有些恼怒。

再掰,使劲掰,继续掰,拳打脚踢,用牙咬……

“方兄,这个……心意到了就行,不用一定要折柳的……”泰王满头黑线,身边所有人皆满头黑线。

“不行!”方铮憋得满脸通红,咬着牙继续掰,今儿老子跟它耗上了!

杨柳枝很有骨气,任凭方铮使足吃奶的力气,仍是纹丝不动。

“哇!气死我了!”方铮勃然大怒,一扭头,发现旁边新栽了一棵杨柳树苗,树苗很细小,手臂粗细。

方铮愤愤吐了口唾沫,走到那棵小杨柳边,蹲身,运气,使力一拔……

方铮满意的笑了,举着杨柳树苗双手递给泰王:“给!一路保重!”

泰王两眼发直,楞楞看着这棵可怜的小杨柳,久久不发一语。

“方兄,这个……折柳枝,和拔柳树,意思完全不一样啊……”

“有什么不一样?你瞧这杨柳长得多好,上面那么多柳枝条,你拿回去,想怎么折就怎么折,多实惠……”

泰王哭笑不得,小心将这棵柳树递给了随从。

方铮嘻嘻一笑,忽然紧紧抱住泰王大哭起来:“呜呜……泰王哥哥,我舍不得你呀,你要好好保重,有空来京城看我,我请你吃饭喝酒逛窑子……咱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泰王情动,抽了抽鼻子,展颜笑道:“一定的,我若回京,第一个便去看你,你也多保重,方兄,再会了!”

“拜拜……”

泰王车驾远去,方铮擦了擦鼻涕,眨了两下眼,很快又恢复正常,看着车辇已消失在官道尽头,方铮沉重的叹了口气,挥手道:“走,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