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老佛爷(第2/3页)

“海兰察,你是北洋大臣,又是法兰西总督,你来说吧!”

海兰察听到皇帝把难题出给自己,忙一个叩首,回答道:“皇上,臣敢立军令状,拿性命担保,必不让英夷踏入法兰西半步!”

听到这话儿,叶卡捷琳娜老大妈也愣住了,这个海兰察疯了吧?他凭什么守法兰西?八镇新军又不能都放在法兰西。维也纳、波希米亚和克拉科夫三地必放一镇……那里一个是中都,一个是银矿和工业区,还有一个是盐矿所在。都是朝廷的命根子,是一定要守的。就算剩下的五个镇都搁法兰西,也就是不到七万五千人。怎么可能不让英格兰人踏入半步?

而且……海兰察这货真的敢拿七万五千镇宅的八旗新军去和英人拼?

就算这些八旗新军有点战斗力(应该是有战斗力的,装备、训练都不错,士兵的素质也高,都是念过书的祖宗之民),一个能换两个英兵那又如何?英格兰有三千万人口,光是第一轮动员就拉出一百万大军!死个十五六万又不伤元气。到时候八旗新军还有?

海兰察这话儿听着就古怪!

海兰察吸了口气,又道:“只要臣手里有五个镇,法兰西必无所失。”

朱用浈笑了起来:“好好好!你怎么说,朕就放心了。给你五镇兵,北洋水师也给你节制,好好替朕去打!”

海兰察又是一叩首,底气十足:“只要英夷敢上岸,臣准保叫他们有来无回!”

只要敢上岸?叶卡捷林娜眼睛一眯,仿佛已经明白了什么。这个海兰察一定在大明那里得到了什么保证,英人是不敢进攻法兰西的!所以他才敢在皇帝面前打包票,还把能够调动的五镇新军都捏在手里……这哪里是要和英格兰人决战,分明是想保存旗人的实力啊!

大清国都国难临头了,这些旗人官儿怎么还在打这样的小算盘呢?难道他们以为这一战若是败给英格兰了,大清还能靠着这十几万旗人新军维持住局面吗?

叶卡捷琳娜老佛爷眉头紧皱,“有海兰察的这句话,法兰西应该是万无一失。可是德意志和尼德兰怎么守?那个西兰岛又该怎么守?旗人新军一共就八镇,五个镇守法兰西……法兰西是大清国的命根子,离开英格兰又最近,是万万不能有失的。奥地利和波希米亚还有两个镇,也是不能动的。奥地利有中都,波希米亚有银矿,大清的兵工厂也都在波希米亚。而且奥地利又和意大利接壤,意大利也不得防啊……这样就只剩一个第八镇守着克拉科夫了。”

“太后,克拉科夫的第八镇也不能动啊。”这回说话的是个罗锅子,一身正一品官员的紫色官袍,正是内阁首辅,文华殿大学士刘墉。

“怎么连第八镇都不能动?”朱用浈皱着眉头问。大清一共八镇新军,每年检阅会操的时候,看着就让人热血沸腾,比那些欧人军队不晓得强多少!现在事到临头,怎么就都不能用了呢?

“皇上,”刘大学士不慌不忙地说,“第八镇不能动啊,克拉科夫是昔日耶稣天国的天京,耶稣天国虽然灭亡,可是余孽至今仍存,几个月前就发生过一场耶稣会组织的民变,要不是第八镇反应及时就要酿成大祸了。而且克拉科夫附近还有维利奇卡盐矿,朝廷的盐税可都从那儿来啊,可万万不能有失。”

大清国的盐税实际上就是变相的人头税,因为盐是生活必须品。全国的制盐是垄断的,不许熬晒海盐,也不能私开盐矿,只能从波兰的维利奇卡盐矿进行开采。所以这维利奇卡一矿,每年就能向大清国财政贡献2000万两白银(相当于4000万贯天道票)的收入。相当于大清中央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强!

“对,维利奇卡盐矿万万不能有失!”叶卡捷琳娜老佛爷重重点头,也不等大清皇上提出异议,就把第八镇的用途给敲定下来……一镇新军不过一万五千人,留着镇宅倒是一支强兵,如果拉出去和英格兰人拼命,一转眼可就精光了。

若是把八镇旗人新军都拉上战场,或许还有一拼。可要是只派一个镇上去,还是算了吧。叶卡捷琳娜老佛爷执掌大清这艘破船多年,当然会权衡利弊啦。

“那咱们用什么兵去和英夷交战呢?”大清皇帝目光灼灼地看着刘大首辅。

“自然是用练军了。”刘墉四平八稳地道,“朝廷每年花三千万两银子养百万练军,不就为了用来保家卫国的吗?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今日便是这一时了!”

“可是练军打得过英夷吗?”大清皇帝很有些怀疑。他虽然糊涂,但是也知道练军和八旗新军之间的关系——依着大清国三四百年来的老规矩,八镇十二万旗人新军合计的战斗力应该高于百万练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