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读书人(第2/2页)

就在陈淮清脑海中突然浮出这么一个不大正经的念头时。陈德兴已经躬身拜下:“大伯父,大伯母,侄儿陈德兴有礼了。”

俏娘亲郭芙儿就在身边,陈德兴当然要按照安丰陈家族谱上的辈份管自己的亲爹、亲娘叫大伯和伯母。否则便是对郭芙儿不孝了。

“大伯,嫂嫂,阿郭有礼了。”郭芙儿也笑吟吟的一福。

“进来,快进来吧。”陈许氏客气地迎了上去,拉住了郭芙儿的胳膊,将她拉进了大门,又冲着陈德兴招招手,软语道:“二哥儿,快进来吧,已经帮你把屋子都收拾好了。这回可一定得在临安多住些时日,过了正月再走吧。”

陈许氏的口音是姑苏语调,软侬可喜,听来十分悦耳。陈德兴细细打量着自己这个亲娘,虽然上了些年纪,倒也是面目端庄,容貌清秀,想来年轻时候也是难得的美人。

陈德兴道:“是要过了正月再走的,这次是官家特旨才升的横班,还加了带御器械的荣衔,照例需面君谢恩。”

陈淮清捋着胡须,面带微笑地道:“二哥儿,你难得来一回临安,总要交游一番,二月便要春闱大比,现在的临安城内可是名士云集。”

听到春闱大比,陈德兴也露出了期待的表情:“伯父,大哥,这次的春闱可有把握?”

春闱就是礼部会试,宋朝的科举是秋天在地方州府进行解试称之为秋闱,第二年二月进行礼部试称之为春闱,到四月则进行殿试。不过只要通过礼部试的举子便是中了进士,殿试只是决定名次,不实行末尾淘汰。所以只要会试高中,就是进士,陈家的门第立时就能上一个大台阶!陈德兴在朝中,也能多上一座靠山。只是这进士,实在不易考中。

陈淮清笑了笑:“百中取五,有什么人敢说把握?不过是尽人力待天时罢了。二哥儿,屋子里已经备了酒菜,我们边吃边聊,和我说说前线的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