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节 马岛之行(第2/3页)

陆战队官兵用一根长度不到一丈,才从附近树林中砍来的木棍,将那面巡洋舰上的金龙旗撑了起来,然后将旗杆插在了沙滩上。当然,如果他们知道这次的升旗有着跨越历史的意义的话,那他们肯定会去找一根更为像样点的旗杆的。后来,一些明帝国的画家在表述这段历史的时候,都将那根旗杆画成了金碧辉煌,甚至是裹了一层黄金一般。而实际上,这只是一根非常普通的,甚至还有几段小枝桠没有修剪掉的树枝而已,历史的真实面目,远没有画家笔下的那些作品那么的辉煌夺目!

顾成林也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他看来,这只不过是一个仪式,一个象征而已。作为舰队司令官,帝国海军大将,现在帝国海军的头号将领,顾成林是需要让别人知道,他已经到了这个地方来了。当然,他也有点后悔。他有一面皇帝赐给他的黑龙出海旗,那是他的帅旗,不过,他并没有把这次的行动当作出征,所以,那面黑龙出海旗被留在了“皇帝”号旗舰上,没有被他带来。如果这次顾成林是搭乘的“皇帝”号前来的话,那升起来的肯定就是他的帅旗了,而不是象征着帝国海军的金龙旗(数十年之后,这面金龙旗才成为了象征着帝国的国旗,在当时,是没有国旗这个事物的)。显然,也正是这个失误,让顾成林成为了第一个为帝国获得海外领地的将领,这完全是一种错误,或者说是无心之举吧!

当日下午,顾成林就将战舰上的三百多名水兵叫到了岸上来,然后让他们负责在原来探险队的营地上扩建,并且找来了几名随他而来的参谋军官,让他们将这里规划一下,按照据点的方式,设计建造港口。而让顾成林决定要在这里设置据点的,还是何桥峰给顾成林的一番话。

“如果我们的船只今后从大东洋进入大西洋的话,那么,这座岛屿西南面的海峡(后来,被叫做桥峰海峡)将是唯一的通道。”何桥峰在海图上详细的标出了探险船队的航行路线,“显然,我们这次走的探险航行路线实际上是绕了一个很大的湾。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在大东洋的南面,也就是在澳洲大陆的东面,宇文冥苍他们已经建立了小明国,他们的岛屿大概就在这里!”

顾成林在海图上看了一会,然后点了点头。宇文冥苍是他的岳父,虽然他从来没有去过小明国,不过,关于小明国的事情,他从岳父,还有妻子那里了解到了很多。这是一个建立在两座相邻岛屿上的小国家,是由宇文家族为首的海盗建立的国家。而且,帝国也支持他们在那边建立新的国家。

“现在,我们完全可以肯定,我们所在的确实是一个球型的星球!那么,我们的船只就完全可以直接从小明国出发,然后向东航行,并且到达这里!”何桥峰在海图上点了一下,“这次回到帝国之后,我会想办法去探索这条新的航线的。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在美洲大陆南端,风浪很大,听一些土著人说,那边一年四季都是风急浪高。所以,船只在这附近很容易出事。另外,如果船队直接从小明国出发,就算是顺风顺水,要到达美洲大陆南端,也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所以,我们必须要在这里建立一个据点,一个可以让船只停靠,让船员休整的地点,显然,这里就是最好的选择!”

顾成林没有开口,他已经明白了何桥峰的意思。以后,帝国的船只要在各个大洋上航行,那么分布在各个大洋上的据点,港口是少不了的,这也是帝国海军舰队,商船队活动的基础。显然,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海上据点体系,这对维持帝国对世界海洋的控制,维持帝国在世界贸易上的霸主地位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基础性的条件!

“如果我们将据点设在大陆沿海地区的话,必然要解决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与当地土著人的冲突,二是防范敌人,特别是欧罗巴地面部队的进攻。相反,如果我们将据点设置在距离大陆不算太近,不过也不算太远的岛屿上的话,那么就可以回避这两个问题,至少,要安全得多了!”何桥峰看了顾成林一眼,“这边没有土著人,所以我们不用担心受到土著人的袭击,而且也不会与土著人发生冲突,至于岛上的那些海鸟,还有动物嘛,对我们并无威胁。另外,据点设在这里,也能够避免遭到红夷的地面部队的袭击。而且,只要我们保持一支舰队,那么,红夷是没有办法将军队送到岛上来的。这就能减轻我们在防御上的发负担,保证据点与港口的安全!”

顾成林点了点头,说道:“当然,这也是船队继续向东航行,进入西洋地区的一个重要中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