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大战略(第2/3页)
众将领也都是这个意思,既然这次兴师动众,动员了数十万大军远征帖木尔帝国,那就不可能轻易罢休。西北地区的战争已经打了几年了,帝国消耗也不小,如果长期的消耗下去的话,那还不如迅速解决问题!
“各位,既然要打,那我们就要打得彻底一点,所以,我们的作战行动的根本目的是消灭敌人,而不仅仅是击溃敌人!”朱祁钰的目光非常坚定,“现在,朕认为,我们的主要进攻方向是南面,祖百龄将军设置的四号据点距离火站河只有大概五百里左右,一个突击,骑兵部队就杀了过去,而且我们有兵力上的优势,足以突破这条防线。不过,要从根本上消灭敌人,突击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采取迂回战术,将敌人包围起来,这样,就可以在南面这个不大的战场范围之内消灭敌人的主力部队,今后要扫荡其他地区,就更为容易了!”
“陛下!”开始一直保持着沉默的卫广站了出来,“既然要消灭敌人,那我认为,从西面迂回,绕过敌人的防线,直接攻击哈烈是最好的办法。如果能有一支部队出现在哈烈附近,甚至是深入到哈烈南部地区的话,占领南面的几处山区通道,就能阻挡帖木尔帝国的主力部队南下。到时候,我们来个关门打狗,主力军团在北面推进,稳步压缩敌人的防区,用骑兵做穿插,只需要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能将帖木尔帝国北部地区的所有敌人歼灭。随后,我们再从控制的山区通道南下,迅速扫荡印度河地区,再派遣一股部队西进,不出两年,就可以控制帖木尔帝国全境,而且打通前往西洋的通道!”
可以说,卫广的这一计划非常有野心,不过,朱祁钰没有急着表态。
“卫广将军的意见很有道理,不过,有什么部队能够西进上千里,然后从咸海西面绕过帖木尔帝国的防线,然后再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在哈烈南面呢?”陈豫这时候提出了疑问,“不说别的,光是这一偏锋的行军时间就将超过十日,以半月为期限,就算到达了哈烈南部地区,也就只能坚持五日而已。南下的部队在半月之内是不可能到达这一地区的。而且,为了保证西线突击的顺利,南下的主力军团必然要延迟进攻时间。另外,西路偏锋要连续行军数千里,中途不可能不遇到任何麻烦,如果行踪暴露,遭到敌人阻击,最终无法到达目的地的话,那么南下进攻的主力军团就不可能得到配合,我们的战略安排就必须得全盘改变,到时候,西路偏锋能够适应新的战术吗?”
“还有,我们这次是在自己所不熟悉的地区作战,地形情况,战区居民的情况,这些我们都不了解,如果孤军深入的话,恐怕难以持久!”谢正卿也提出了疑问,“更重要的是,如果哈烈是敌人最重要的城市,西路偏锋肯定会在这里受到强大的阻击,到时候能不能及时的关上大门,我们根本没有把握!”
两人的怀疑都是有道理的,这不是北伐战争。北伐时,明帝国对蒙古草原以及大漠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至少在此之前,成祖就已经五次北伐,打到了蒙古腹地。而这次,明军是在一块完全陌生的土地上作战,所获得的情报非常有限,这么长距离的突击,大范围的迂回,都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如果最后导致孤军深入的局面出现,不仅仅是在拿帝国军人的生命冒险,而且是在拿整场战争的胜败冒险!
“陛下,我认为,最稳妥的战术还是稳步推进,就算这会拖延战争时间,不过我们完全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冒险!”杨洪也站在陈豫他们那边。
接着,其他将领也纷纷发表意见,大部分人都反对卫广的冒险计划,不过也有少数人支持卫广,特别是那伙蒙古将领,更是认为卫广的计划有很大的成功可能。朱祁钰则一直保持着沉默,并且在迅速的思考着。而最终决定作战计划的当然是最高统帅,而不是各军的将领。
“看来,朕得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了。”朱祁钰最后开口了,“卫广,如果由你来指挥西路偏锋的话,你需要多少兵力?”
“蒙古军团就足够了,另外需要一个月的作战物资,每人配备两匹马!”卫广的态度非常坚定,就算大部分人都反对他,他仍然有足够的信心。
“那么,要完成迂回的话,需要多少时间?”
“最快十日,最慢十五日。末将敢立军令状,如果……”
朱祁钰压了压手,说道:“立军令状是没有必要的,如果失败了,你也不会回来见朕的,而且一纸军令状根本就无法代替十多万军人的性命。”
卫广苦笑了一下,显然,皇帝更实在了,如果是在当年北伐的时候,他如果提出立军令状的话,恐怕皇帝就将采纳他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