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节 重拳出击(第3/3页)

相对而言,第一军在北面缠住了福知山的四万多日寇,第六军攻占京都,虽然也都意义重大,为完成进攻战役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过,其在战场上的表现也绝对没有第三军与第二军这么抢眼了!

明军取得胜利的另外一大关键就是陈懋对战局的准确判断,对己方军队的了解,以及做出的完整的战役部署。当陈懋决定让第三军在神户独挑大梁的时候,卫平都有点担心第三军能否稳住阵脚,不过,他最后做到了,而且从始至终,陈懋都没有向卫平增添一兵一足,即使是在神户战斗最危急的时刻,陈懋也就最多让李舜臣的舰队去支援卫平,而没有把第六军派往神户战场。光是这点胆识,以及魄力,恐怕就不是多少将军能够具备的了。

另外,陈懋对第二军的重用,也在战役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陈豫在得到了重用之后,并没有辜负这个老上级的期望,虽然第二军损失大半人马,但是最后仍然完成了战役任务,成功的拖延了日寇主力的进军步伐!

如果说,第三军在神户的进攻是一击钩拳,命中了日寇的软肋的话,那么第六军在京都的进攻则是一击又重又沉的直拳,直接打在了日寇的要害之上,就连朱祁钰在听闻第六军顺利占领了京都之后,都兴奋得跳了起来。而明军这一路打出的组合拳,让日寇应接不暇,即使是织田信长都没能准确的判断出明军重拳的方向,更无从谈起进行防御了!

这一战,明军的损失也不小,是在整个东征战争中,仅次于马关防御战与今市城攻防战之后的,损失第三大的战役。参战的四个军,一共损失人马四万余人,其中第二军的损失最为惨重,全军减员大半,而第三军的损失也不小,伤亡官兵近两万人。经过这一战之后,西路大军的能力也发挥到了极限,再也无力在短时间之内组织大规模的进攻了,只能在奈良到敦贺一线与日寇对峙。甚至可以说,这是西路大军在此次战争中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