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节 尔虞我诈(第2/3页)

“陛下,日寇已经上当了,我们现在杀回去……”

朱祁钰抬起了右手,打断了梁岳的话,说道:“梁岳,别这么猴急,鱼还没有咬饵,还在判断这个鱼饵的真假呢,如果我们现在杀回去,日寇保证转身就跑,而且我们这边都是步兵,能追得上吗?卫广的第五军大概要明日才能上岸,那我们就再耐心的等一日吧。罗国栋有了上次的教训,这次,他肯定会给日寇准备好几份礼物的,第四军守住江户一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确实如此,罗国栋在江户城忙了近一个月,忙的全是怎么加强江户城的防御能力。倒塌的城墙已经重新建了起来,虽然比以往的矮了一截,不过也足以抵抗日寇步兵进攻了。而在城墙外围三百步,也就是火枪的射程范围之内,他设置了三条防线,数万个陷阱,还有大量的防御工事。这一个月下来,用罗国栋自己的话来说,江户城已经变成了一只刺猬,别说五万日寇,就算是五十万日寇也不一定打得下来。当然,这话有点夸张,不过要挡住五万日寇一日,第四军并没有任何问题!

战斗从当天中午开始,当然,这次日寇也用上了弩炮,而且是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的弩炮,而不是到了城外才开始建造弩炮。江户城方圆五里范围之内,还真没有供日寇建造弩炮的材料!在得知马关一战,日寇弩炮对明军构成巨大的威胁,制造了巨大的伤亡之后,罗国栋是一不做,二不休,立即就下令,将江户城周围五里范围之内的树林全都砍光了,他可不会在乎什么环保意识,那时候的人,恐怕也没有环保意识吧!

日寇这些从后面运来的弩炮都比较小,大了的根本就无法运送,自然,其威力也就比较小,射程就更近了,难以与明军的火炮对抗。不过,东军日寇有另外一种大威力武器——强弩!

这是一种与弩炮没有半点血缘关系的武器,不过发射的不是炮弹,而是箭矢。东军使用的强弩需要二十多人操作,而且还需要由战马来拉开弦,然后装上铁制的箭矢。虽然这些箭矢不会爆炸,也无法燃烧,不过,却能够轻易的撕碎任何一个人的躯体。而且,强弩的射程不比弩炮小,且能够大规模使用,在行军中携带也不是太大的问题。正因为其方便性,而且超远的射程,所以东军大规模使用,以对抗西军的兵力优势。

罗国栋见到了日寇的强弩之后,就有点头痛了,虽然战场上火炮已经大行其道,不过,日寇在不可能拥有与明军炮兵媲美的炮兵时,还真搞出了一些名堂来,竟然将这些冷兵器的威力发挥到了极限,看来,战争还真能激发人类的潜能,如果没有明军强大火炮的威胁,日寇恐怕也不会用上这些变态的武器了吧!

战斗仍然是从双方的炮战打响了,显然,明军架设在城楼上的火炮占了一定的优势,不过,日寇的攻城部队并没有进入明军炮兵的射程范围之内,而是理智的躲在了战场的后面,先由双方的远程武器对决,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伤亡。显然,在这一点上,日寇东军要比西军更为理智,这大概也是因为他们的兵力不足,所以才更在乎部队的有生力量吧!

炮战从中午打到了傍晚,直到夜幕降临的时候,日寇才纷纷撤去。双方对结果都不是很满意。日寇的强弩可以随时移动,避免被明军集中炮火打击。同样的,明军的炮兵都有城垛的保护,强弩的铁箭也难以穿透坚固的城垛,自然也就难以伤到明军。

当天晚上,双方都停了下来,显然,都不想在夜间战斗。不过,时不时的骚扰还是有的,主要是城外的日寇骚扰城内的明军,让明军难以入睡。这东军的战术也真是奇怪,竟然跟明军打疲劳战。显然,他们也是充满了信心,认为明军的主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赶回来,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更明军消耗,只要明军的警惕一松懈,只要明军的精力不足,那么就可以轻易的打下江户城!

第二日,双方仍然是在进行炮战,虽然日寇加大了攻击力量,可并没有派步兵攻城,只是在用强弩向城内进行射击,而明军的炮兵也展开了反击。罗国栋改变了炮兵的战术,让炮兵以十门炮为一个单位,集中力量轰击最近的日寇强弩阵地,力争消耗日寇的强弩手。此时,罗国栋也明白了过来,日寇要更明军打消耗,不让明军得到休息的机会,让明军陷入疲劳战术之中。看来,东军的那个日寇将领并不完全是笨蛋,只不过,对战场局势的判断并不是完全准确而已!

这确实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战术,不过前提条件是明军主力不会在近期内返回,至少要有十日的消耗时间。但是,日寇根本就没有这十日的消耗时间,当他们还在江户城外与明军打疲劳战的时候,明军主力已经围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