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这便是我的父亲(第3/4页)

上官仪干咳,“赵国公这话……”

贾平安撇开他,对商亭等人说道:“为何王朝会不断兴替?我时常说要读史,读史时研读帝王将相之余,要去看王朝兴衰。去寻找其中的规律。”

这个题目老大了,竟然引得许多人倾听。

哥这也算是公开演讲了吧。

贾平安觉得公开这么一课也好。

“为何王朝都是盛极而衰?”

众人安静了下来。

赵国公要教大伙儿读史书的法子了!

“王朝规律几乎都是如此,前朝无道衰亡,江山处处烽烟,百姓流离失所,死于沟壑之中,千里无鸡鸣。”

新城今日跟着一群贵妇出来踏春,也玩了一把曲水流觞。众人微醺,就说走走。这一走就走到了附近。

“是赵国公,咦!他竟然开讲王朝兴衰?这可是好机会,可惜孩子不在,否则定然要让他倾听。”

“咱们听了回家转述就是了。”

新城站在侧面,双手交叠抱腹。

“新朝建立时,人口损失大半,田地多荒芜,随即帝王劝耕,百姓人人有田地耕种……”

大唐也是如此。

“此刻人各其职,加之一群开国悍将坐镇,于是战无不胜。”

“大唐就是如此。”一个贵妇说道。

“这一段便是扩张期,大军不断征伐,把敌人驱赶的远远的。”

“这是大汉吧。”有人说道。

“周边安定了,所谓安居乐业便是如此,随后百姓努力耕种,努力生育,渐渐人口就多了。”

“此刻财富渐渐增多,君臣也渐渐失去了先辈进取之心,贵人们安于享乐,丝竹声不断……人的欲望无穷无尽,为了满足这些贵人享乐之需,官吏们如狼似虎,四处盘剥百姓。那些豪族,那些家族都会张开血盆大口,一口口的吞噬掉百姓的血肉……只为了一己之私。”

那群贵妇人面色难看。

“赵国公这话说的。”

新城淡淡道:“说的没错。”

贾平安说道:“王朝到了这等时候,几乎是不可逆的会走向衰亡,你等可知为何?”

众人摇头。

“国家大权掌握在贵人的手中,当他们耽于享乐时,他们会如何处置政事?从村正到官吏到宰执,他们处置天下政事时想的是什么?”

“为自己和自己那伙人挣钱!”商亭大声说道。

“对。”贾平安欣慰不已,“他们会想着为自己和家族牟利。天下的利益就那么多,他们能牟取的利益都已经到手了……可他们的欲望依旧无止境,最终只会把目光投向百姓。”

“如此,他们在处置政事时,他们在制定治国方略时,出发点就是为了自己这个群体牟利。他们站在了百姓的对面,疯狂撕咬百姓的血肉……”

有人悚然而惊,“此人说的可不是前汉?”

“百姓的日子越发窘迫,当他们整日劳作也填不饱肚子时,当他们只能卖儿鬻女时,他们就走到了绝路之上。既然都是活不了,那为何要让那些贵人得意?不如去厮杀,去打翻这个江山,让这个不公平的王朝覆灭!”

“赵国公!”

有人惊呼。

担心了?

贾平安笑了笑,“王朝兴亡的根源就在于贵人们理政治国时,屁股坐在了他们自己一边,把百姓视为牛羊。当贵人们和百姓渐行渐远时,双方就对立了。我把这叫做阶层对立。”

“阶层一旦对立,贵人们和百姓就成了对头,若是日子还过得去,那就将就过下去。若是日子艰难,那些百姓会毫不犹豫扯起大旗,造这些贵人们的反!”

商亭听的浑身颤栗,“先生,我明白了。”

贾平安笑道:“你来说说。”

商亭说道:“王朝兴替的主要缘由便是贵人们一心为自己牟利,当百姓忍无可忍时,自然会扯起反旗,打烂这个江山。要想阻拦这个规律,唯一的法子就是执政者把屁股坐在百姓一边……不,把屁股坐在天下人的一边,而非是坐在贵人们的一边。”

赞!

贾平安笑道:“去吧!”

商亭回身走过去,欢喜的道:“贾昱,我说的可对?”

贾昱点头。

“赵国公这话却是偏颇了。”一个读书人模样的男子拱手走出来,“天下就那么大,钱粮就那么多,难道还要均分了不成?”

“何为执政者?”贾平安说道:“执政者的职责是什么?执掌国家之权,一边对外,一边对内。对外当令异族丧胆,对内该做什么?执政者调理阴阳之余,最重要的一个职责便是监督!”

“监督?”

读书人不解。

贾平安点头,“对。执政者要盯着这个天下,盯着这个天下的所有群体,当一个群体凌驾于整个天下之上,只顾着为自己牟利时,执政者要毫不犹豫的一巴掌把他们拍下去。这便是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