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孩子

转眼就到了元宵节,白天虽然看不到石坚所写的那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那种情象。可街上到处是游人如织,幡旗招扬。这一年的宋朝百姓是开心的,没有大的战事,让人感到揪心的石大人,走了几万里路,回家了,而且还把西夏逼得如此困窘。这是以前不敢想象的。

更叫大家高兴地是连老天也作美,飘起了雪白晶莹的雪花。这雪花儿也没有深冬那么生硬,柔和得象一团白绒毛,落在地上,一眨眼的功夫,便有了一层湿意。有许多小孩子望着天空的酥雪,高兴地蹦来蹦去,喊道:“下雪了,下雪了。”

他们的叫声都有了一层喜气。

开封作为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这几年还在以无比迅速的速度往前发展,外城已经住不下了。于是城外又盖起了一栋栋房屋,造成京城的地价高昂不下。有一天刘娥出城看到这城外的房屋连绵数里,她概然道:“众位爱卿,这京城这样下去,最后得要多少人啊?”

她虽然这样问,可是无比的得色,当然众位大臣自然乘机大拍马屁。

然而发展最快的不是京城,而是上海。这是石坚在黄埔江边选出几个大钢厂与一个码头后,随着各种商业与建筑膨脖而起。现在都快赶上了泉州的繁华。毕竟这里离宋朝最繁荣的沿江两岸最近。至于为什么叫上海?有人问过石坚。石坚当时回答了一句,这里本来就是叫上海。可是众人查遍了史籍也没有找出这地方叫上海的来历。也许是石大人记错了。不过这个新城的名字就这样定下来了。

就象石坚和范仲淹所说的开源与节流,开源远远胜过节流。只是石坚反对王安石那种不知所谓的开源罢了。王安石的想法是好的,凭这一点他的眼光胜过了司马光。可毕竟想与做是两回事。

此时,刘娥正靠在椅子上,赵祯在给她念赵堇写来的信。这些年,她渐渐感到自己老了,有些时候处理奏折一多,就感到很困很累。她知道自己也没有多少时光在这世间。于是渐渐对赵祯开始放手起来。

赵祯将信念完,刘娥说道:“这孩子,也不怕大臣笑话,都过年了,也不回来。难道女孩家就真是养不住?”

赵祯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笑容。相比于刘娥,赵祯对石坚的感情更好。用石坚前世的话来说,那就是铁哥们。当时宫中周怀政谋乱,赵祯幸好记住了石坚的话,对父皇一直很尊敬,加上李迪的保奏,赵祯方得幸免。更不用说石坚给他讲读时,带来的那些无穷乐趣。如果说让他回味一生最欢乐的时光,那就是石坚为他讲读的那段时间。不但是那些趣味的讲读,石坚给自己妹妹讲故事时,自己也在一旁沾了不少光。

后来石坚来到京城后,还主动地不拘小节,为自己出谋划策,终于让自己得到了王美人。于公于私,赵祯都深深感谢石坚。

他看着刘娥脸色变得柔和起来,试探地说道:“母后,孩儿,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吧。”

“母后,石大人小时候第一次进京时,是什么样子?”

刘娥睁开眼睛,看着这个养子,她脸上的笑容更浓厚了。她知道自己这一对小儿女对石坚的感情。赵堇不用说了,直接对她抗议,连食也绝过。赵祯毕竟知书达理,知道以国事为重,还没有做出出格的事,可也是心中多少有点不平。

她说道:“皇儿,有什么话就直接了当的说吧。”

赵祯手一挥,站在两边伺候的宫娥们全部退了下去。赵祯说道:“其实石大人并不是一个倔强的人。当时我还以为他是一个拍马屁的小人。他还给孩儿上过一课,说明了良臣与诤臣的区别。”

刘娥眼睛闪过一道厉光,她说道:“你是说石不移后来的辞官,以及今年恐吓大臣是为哀家所逼?”

赵祯连忙说:“孩儿不敢。孩儿的意思是石大人本来是一个性格柔和的人。不过他所图甚远,智计过人。朝中许多大臣又不知道他的用意,他又在不在朝中。结果朝中众臣干涉,将他的安排破坏。”

说到这里,他索性一股脑将心中所有的疑惑全部说出来:“还有,吕大人是一个干臣,这一点石大人也向孩儿提过。他说过现在朝中最有才华是两个大臣,范仲淹心胸坦荡,气节高昂,只是所图太远。吕大人虽然心胸狭窄了一些,可是谨慎小心。而且原来吕大人与石大人关系还很好。”

他指的是原来在破获天理教谋乱之事上,两个人还合作过一段时间。后来硬是刘娥指使吕简夷,站在石坚的对立面的。

“孩儿也知道,母后的用意是为了制衡。但现在石大人所在陕西,面临的敌人十分狡猾,他没有指望朝廷帮助多少。可我们也不能再拖他的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