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答案(第2/3页)

夏拿起笔,说道:“那我就不客气了。”

说完他在纸上写到:夏大禹,孔仲尼,姬旦,杜甫,刘禹锡

商祖庚,姬寝生,吴懿,梅爻,安期生(这几个人都是宋以前的人,具体情况不价绍,因为与本文无关)

他现在只是一个小官,能在这么多大臣面前卖弄,特别这个少年还是如此受皇帝恩宠,只要他说上一句好话,那自己最少少努力十年。所以他不但对了这个对子,还写了一笔如花似锦的好字。

众大臣都叫了声好,石坚则叹道,这样的好字还有他写的好词竟然出于一个人品如此差的人之手,真是老天不长眼睛了。

石坚说道:“对得很好。”说着他拿起笔写了一词:卮酒向人对,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滑稽坐上,更对邸夷笑。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少年使酒,出口人嫌拗。此个和合道理,近日方晓。学会言语,未会十分巧。看他们,得人怜,秦吉了。

这首千年调用了三种盛酒的器具和一种药材和鸟形象幽默地讽刺了那些在朝中趋炎附势,随人俯仰,不为国事为重,专靠拍马屁谋取进取官员的形象。开始众位官员看到这样直白的词感到奇怪。因为要是旁人写出的也许他们不惊讶,可石坚每词必出大词,这已经是定音了。可越看越觉得巧妙,最后轰然发出一声好。

应当夏此时并不是太坏,他高兴地收起说:“下官受教。”

石坚本来借机想讽刺他的,可看到他高样的样子,才想起现在他没有登上高位,还没有变坏,自己这首词也是对牛弹琴。

石坚这才转向欧阳修说:“欧阳兄,你对出那副对联?”

欧阳修忐忑不安地说:“我对出那句家住长安的联子,但对得不好。”

石坚哦了一声说:“没关系,你写来看看,其实本官也有答案,也是不好。”

他在前世也记得此联,答案倒是不少,但都不算标准。

欧阳修在纸上写道:家住长安,出仕东安,貌比潘安,才比谢安,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屋在景德,赴职广德,文过孟德,武过翼德,增识施德心,增识施德万民。

众人看了没有作声,表面上看起来这副对联倒也工整,两个地名两个人名,识施音律同对己以音律同,可是后面一联大而空,没有上联自然流畅,而且后面一名上联是出于《论语》,可下联没有出处。严格来说这副对联算是不合格的。不过这少年的字写得倒也好看。

石坚想了想,自己手中的答案也好不到那儿去。他说道:“欧阳兄,这个联有点难对,本官手中答案也不是很好,算你合格吧。”

说着也写给他一首词:缺月挂梧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寓意高运,运笔空灵,此词写完满屋皆惊,然后才发出一阵冲天的叫好。

欧阳修此时年少,但文才已是十分出众,立即明白石坚的用意,说道:“晚生受教,一定寒枝不栖。”

石坚在他肩膀上拍一下,说:“我看好你。待会儿你在这里多找一些书,中意了就带走。假如客气,就是着伪了,我不喜欢的。”

众人艳羡地看着这少年,可以想像经石坚这样一说,他从明天起将会名扬天下。

石坚又转向了蓉郡主说:“蓉郡主有请。”

少女也是摇头说:“本郡主这一联对得也不是很好。”

石坚说:“无妨,下官手上的答案同样也不是很好。尽管写出。”

蓉郡主于是写道: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

弹琵琶落枇杷枇杷砸琵琶劈啪枇杷。

这个下联对得也算完整,而且情景交融,一个少女在枇杷树下弹琵琶,枇杷落下,砸在琵琶上,于是成熟的枇杷就碎了。唯一不完美的就是劈啪对惜乎稍欠工整。但意境上比欧阳修那一联也要强一点。

石坚说道:“也算行。”

于是他写了一首生查子:去年元宵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这首词通俗易懂,可饶有新意。在词的风格上更是具有风诗那种明快、浅显、自然的民歌风味,是其他词所没有的,而且韵味隽永。可是石坚看到众人神情都十分古怪,蓉郡主脸上则是一团绯红。

他一拍大腿,坏了,他与蓉郡主元宵结伴相游,才有对街头展露对对子的故事,现在自己又写了这首江城子送给她,不是让人容易产生误会吗?

PS:夏的那首词原文是这样的:镇目无心扫黛眉,临行愁见理征衣。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停宝马、捧瑶卮,相斟相劝忍分离?不如忍待奴先醉,图得不知郎去时。这首小令写得深厚曲折,特别是小弟看到最后一句,简直不住摇头,没天理了,这样的好词却是出自一个大奸臣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