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龙战于野(二)(第2/4页)

……

战场的形势已经一触即发!

郑渭带着穆贝德的使者,吐蕃、突厥诸部的使者以及三姓昭武的三个族长,李膑带着嘉陵,分别走出东南、东北两个辕门,在一个隆起的高地上观战。

“唐军难道是有十足的把握么?要不然怎么敢让我来观战?”使者心中带着诧异。

嘉陵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战阵,他静坐的功夫虽然练得颇深,这时在万骑齐奔之下却有些惊骇。

“我们挡得住么?”嘉陵低声问道。

李膑没有回答他的这个问题,却说:“现在看起啦是回纥攻,我们守,但实际上我们却一直掌握着主动。无论是从整个战略上来说,还是从今天的这个战场来说。”

“哦?”嘉陵小和尚还不大懂得。

李膑指着疏勒坚城,叹息说:“回纥人的战法,开始转变了,可惜,这种转变未必是好事。”

嘉陵还是不懂。李膑这时所说的,不是胡沙加尔所布置的军事行动的变化,而是回纥人作战模式的变化。

萨图克这一系在得到疏勒之后,开始过起了定居的生活,兵将有一部分也脱离了游牧民族的战斗习性与战斗思维,而本土化为西域绿洲城邦的军事模式,萨图克有远图之志向,所以他在打下怛罗斯之后,没有回到疏勒这个更加舒适、更加富裕、更加安全、补给也更加方便的大本营,却反而选择了怛罗斯作为常驻地,就是因为怛罗斯是一个四战之地,部队驻扎在那里更有利于磨练兵将——若他退回疏勒,那就是一种保守的态势,而驻兵怛罗斯,则是一种进攻的姿态。

所以萨图克身边的士兵构成复杂,从游骑兵到阿拉伯式兵种到绿洲城邦兵种都有,而胡沙加尔麾下则以疏勒地方的城邦士兵为主。而且胡沙加尔本人亦是一个文武兼资的稳重派。

胡沙加尔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战将,他是一个合军事与政治为一体的方面大臣,霍兰上了战场,所要考虑的便只是胜利,而胡沙加尔要考虑的因素却复杂得多。

当初李膑还在大昭寺的时候曾经设想:“如果我是胡沙加尔,就广派诸部轻骑,以二三百人为一队,四出劫掠唐民的村庄,屠杀唐民,遇到唐军的大股部队就撤回城内,看到有空隙就出城攻掠,逢人便杀,逢田便烧……”

当他跟诸将说起这个狠辣的计谋时,杨定国和法如等都吓了一跳,要是胡沙加尔真这么做,数万唐民势必人心惶惶,法如为了保护唐民计或许会含泪投降,就算不投降,大昭寺内部肯定也会分裂——必有一部分人会怀疑引安西唐军进入疏勒究竟是对是错,到那时候,张迈也将无法全心攻城。

“只要拖上一两个月,拖到萨图克大军从西面掩至,我们就全完蛋了!”

不过要胡沙加尔这么做得有两个前提:一是他得对唐军知己知彼,也就是说得很了解张迈等的为人;第二是他得下定毁掉疏勒以拒唐军的决心——若实行这个毒计,疏勒地区的经济至少得倒退十年,人口得锐减一半!而且会让西域各族都对回纥人的心狠手辣侧目。

至今为止,胡沙加尔所领导的回纥集团仍然是疏勒地区的合法政府,在安西唐军进入之前,疏勒地区包括唐民在内的所有民族都属于这个政府治下的百姓,尽管疏勒唐民已经“变心”了,可是除了疯子之外,哪有政府大员能把思维转变得这么快,用屠杀领土内百姓来对付敌人呢?

想到这里李膑忽然有一种荒谬的感觉,目前安西唐骑在大疏勒地区正发挥着轻骑机动的特性,而胡沙加尔则固守本城,并在得到了一个正面决战的机会后就不肯放过,胡汉的军事习性,在这一刻似乎很微妙地反转了过来一般:胡沙加尔领导下的回纥,因为定居本地多年,被定居固守的思维盲点局限住了,而张迈所领导的唐军却在万里横行中无所忌惮、天马行空!

然而更奇妙的是:唐军并非一直纯粹的游牧骑兵,实际上在轻骑之外,安西唐军还拥有强悍的步弩!

……

一百五十步!

诸部中的骑射手已经开始张开,准备射击了——不过,还只是准备,一百五十步尚未是骑射手的设计距离。

奚胜先行下令:“坐!”

列于最前的陌刀战斧营、枪矛手、横刀长盾手一起小蹲。

就在前面十五列步兵蹲下之后,安守敬已经传下了命令:“射!”

咿——

数百声嗤嗤声响纠结在一起,形成了让耳膜感到很不舒服的破空之响!

在快速运动中,骑射手的射击精准度和穿透力根本就无法和步射手相比,更别说是弩兵!

强弩沉重,腰弩更无法在马上使用,然而在骑射手还无法发挥其远射功效之前,大唐弩兵已经应令而发,千百羽箭如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