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横的怕愣的(第2/3页)

刘大棒槌咧着大嘴,两眼笑的已只剩一条缝隙,杨凌身子刚刚被拉出一半,他就一把扑过去,抱住他将他扯上了洞口。

杨凌匆匆解下绳索,杨虎又将绳索荡入洞中,刘大棒槌瞧着杨凌鼻梁中间鼓起的红疙瘩奇道:“大人,你跌下洞去,身上无伤,怎么倒把脑门撞了?”

杨凌没好气地瞪他一眼,这才惊觉四下喊杀声不断,不禁愕然道:“鞑子没有退?他们怎么不攻山上了,我们的援兵到了么?”

伍汉超挽住他身子道:“大人洪福齐天,讯兵走到半途便遇到驰援阳原正返回大同的杜总兵麾下荆千总的兵马,鞑子见大人落洞,也失了继续攻击白登山的劲头,如今正在山下与荆千总大战!”

杨凌一听是位千总,这才略略放心,千总麾下至少有千百兵丁,加上山上的三百多人,人数上已不吃亏,只是不知这位千总手下有多少骑兵,若全是步卒,那还是早些将他唤上山才是,否则步卒对骑兵,胜则小胜,败则大败。

杨凌回头一看,只见红娘子崔莺儿单手抓着绳索,已被杨虎提了上来。她仍是一身男装,但发丝凌乱,颊生微晕,那双盈盈妙目一出洞口就恰与自己觑个正着,不禁急忙移开目光,一步跳上洞口,那似羞似怯的风情,竟是十足女人味道。

杨虎鲜见妻子露出这般姿态,一见之下不禁起疑,他怀疑地看了一眼崔莺儿,又看了杨凌一眼,杨凌只是为求活命没有顾忌男女之防罢了,自觉问心无愧,所以坦然看了他一眼,便转首对伍汉超道:“走,到山口看看战局如何。”

大部分番子守在山口,身边跟着数十名亲卫,众人听了大人发话,便簇拥着他走到山边,霍五爷和几个马贼面面相觑,有心就此逃去,可是方才一场混战,马匹还丢在上山口,山下又四处是兵,哪里逃得出去?

崔莺儿虽知洞中情形是迫不得已,仍觉有些愧对丈夫,所以刚出洞时神色有些忸怩慌乱,这时也已恢复了平静,她掠了掠鬓边发丝,淡淡地道:“杨凌有言在先,今日断不会动手,官兵也非全然不讲信义之辈,这人的话我信得过!”

杨虎不满地哼了一声,不过真要说走,他现在也无处可逃,如今也只有相信杨凌会信守承喏了,山下战势关系到他们的生死,几人也走到山边,寻了处平坦处站定,向下观望。

此时山下正展开一场大战,杜人国此人,杨凌虽未见过,但却久闻他的大名,他掌中一口厚背大砍刀,重达六十多斤,据说是大明第一悍将,曾在战场上一刀将奔马劈为两半,被鞑子惊为战神。

只可惜这位战神只讲究个人武艺,从不计较什么战阵谋略,刚遇敌军,便身先士卒,率领大军一窝蜂杀将过去,他虽悍勇无铸,一口大刀抡将起来,那真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神武的很,可是对于整个战局胜负却全无作用,所以打仗败多胜少。

不过边军对他的个人崇拜却达至巅峰,许多悍将以他为荣,鸡鸣县令闵文建当初就是他麾下一名千总,打仗的作派与他如出一辙。

如今山下这位荆千总,乃是大同总兵杜疯子的义子,年刚三旬,嗜血好杀的性子一如义父杜人国,亲手屠戳的鞑子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被三关将士称为鬼王。荆千总以此为荣,特制大旗一面,上书“鬼王荆”三个大字,真有厉鬼出游、生人回避之效。

他恰与此时赶到,虽是事巧,却非无因。杨凌收到朵颜三卫已启程奔赴大同的消息,一面加强城中对于细作、间谍的侦察,一面令太原卫指挥使张寅率军赴金沙滩候命,同时因鞑靼主力已移攻壶口,命令增援北地关隘的军队回师大同。

荆千总接了军令率军回师,行至半途杨凌派往大同报讯的番子就到了,一见有支官兵,立即弃鞍下马,匆匆报讯请求支援。

荆千总话还没听完就兴冲冲上马,领着大军离开官道,斜刺里杀奔白登山。鬼王荆的部下只有三百骑兵,前军冲到白登山下,后军步卒还在数里地外。

荆千总也不讲什么左翼迂回、右翼包抄,主力合攻中路的套路,领着三百多游骑散勇大呼小叫的一阵风般杀入敌阵,凭着一股锐气来了通冲锋绞杀,一支大刀队所向披靡,顿时血雨四溅,鞑子被杀了个措手不及。

杨凌站在山头,只见一员黑袍将军浑身浴血,身后的披风犹如一朵黑云,掌中的大刀高高举起,寒光一闪,便有一个拦路的鞑子被连人带兵器一刀劈成两段,随在他身后的骑士也都凶悍至极,亡命相搏,状若疯虎一般。

杨凌耸然动容,说道:“此人好生悍勇,他便是杜总兵麾下的荆千总么?”

一个番子应声道:“是的大人,此人便是名噪三关的鬼王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