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獠牙(下)(第3/3页)

“他们不来也罢,假以时日,我淮扬各级学堂卒业的后生,未必比那些书呆子差!”

“那些书呆子,满嘴春秋大义,还不是谁刀子硬就跟谁混?我就没见到,有几个读书人肯不做蒙元的官儿,隐居山林的!”

“莫说天下士绅,察罕贴木儿和李思齐等手中的兵马,十有七八都是士绅为之提供!他们不主动与我淮扬为敌,已经算是识相了。怎么可能转而支持主公?!”

“诸位大人眼里看不上淮扬商号,有谁拒绝过淮扬商号的分红?有谁敢保证,失去了淮扬商号,我淮安军将士,还能衣食无忧?!”

……

其他文武们,也纷纷开口,与刘伯温等人针锋相对。

刘伯温等人当然不甘心就这样被对方驳倒,很快就组织言辞,重新发起反击。双方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不知不觉间,外边的天空已经黑了下去。有一片晚来的乌云,翻滚着遮住初露的星光。大团大团的水汽,在半空中来回飘荡!

苏明哲苦笑着摇摇头,命人点起了油灯。跳跃的光芒,转瞬间将议事堂照得如白昼般明亮。

有一个从谏如流的主公是好事,但大总管府的每一项决策出台,因为朱重九不愿意早做决断,流程都变得十分冗长。像这样的争论,几乎每个月都发生好几次。往往直到一方彻底哑口无言了,才能分出个最终结果来!

“主公,自古以来,商人逐小利而忘大义……”跳动的灯光下,刘基和章溢等人继续据理力争,但是他们说出来的每一句话,都很快就被大伙的驳斥声音彻底吞没。

“谁说商人无义,古有玄皋犒师,宋末也有义商破家以筹军资。即便是李平章,当年也是贩卖芝麻出身。若无他振臂一呼,岂有我淮安军之现在?”

“商人逐利逐在明处!不像某些人,满嘴忠义仁孝,却给蒙古人舔勾子,说什么夷狄入夏则夏!”(注1)

……

早已从工商中尝到甜头,并且每年从淮扬商号中有大笔红利可拿的大多数文武官员们,根本不觉得吴良谋等人所炮制盟约,有什么过分之处。相反,他们还巴不得其余所有诸侯,也能照着“荆州之盟”签订同样一份东西,让淮扬的商品,早日大行于天下。

“主公,如果照这样下去,今后我淮扬再对外宣战,就不是解民于倒悬,而是有人竟然胆敢不买淮扬商号的账!”刘伯温舌战群雄,最终却寡不敌众。气得将头转向朱重九,愤然说道。

“那又如何,只要我淮扬兵戈足够锋利,什么理由不是理由?”于常林、黄老歪等人,撇了撇嘴,冷笑着回应。

“喀嚓!”外边响起一声惊雷,仲夏夜的暴雨匆匆而来。

一道道闪电划过夜空,好像某头刚刚断奶的猛兽,迫不及待地向世界展露出獠牙!

注1:夷狄入华夏则华夏,是元代大儒许某的发明,意在为蒙元统治者寻求政权的合理性。后人不学无术,往往将其赖到孔夫子头上。不知道孔夫子泉下得知,会不会气得跳起来找他算账。

注2:将本章标题,改为獠牙,更为妥当。特此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