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七章 思兵(第2/4页)

正是有这么个好老师在,唐成这几天对五部奚人的了解才逐渐的细致深入起来,饶乐五部奚按地理位置来说有两部近北,三部靠南。近北的两部包括东北的沙利部和西北的俙索部,而靠南的三部按由西向东的排列顺序分别是图先、多莫及措平三部。南边三部因紧贴大唐而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受唐风浸染更深,相对来说生活水平也比北方两部要强一些;然则近北的那两部虽因贸易等限制相对贫乏些,但其武力的强横却超过了南方三部,这也是此次北方两部在奚王之争中得以脱颖而出的原因。

说来倒也巧得很,眼下唐成等人所在的地方正好属于多莫部的草场范围,正是因为这个那两千多莫骑兵才驻扎的如此平稳,唐人等人的扎营也无人前来干涉。

昨天两人正好说到沙利部与俙索部的事情,说起来位于饶乐草原西北的俙索部在五部中地理位置最差,但他们的武力多年来一直也最为强横。沙利部落虽然从位置上而言更为近北,但因多年来一直紧贴着松漠都督府,在契丹人的压制与袭扰下实力颇受限制,这次奚王之争中沙利部能异军突起实是出人意料,不过这也使明眼人看出了其中的猫腻——沙利部必定是得了契丹人的支持,两者之间不定达成了什么协议,关于沙利部割落雁川贿赂契丹以取得其支持的说法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现的。

李诚忠正要接着昨天的话头儿继续解说沙利部与俙索部的情况时,唐成笑着摆了摆手,“咱们今天先不说这个,算算日子,王爷当日自避王位的谕令也快传到四部了,此令一出,沙利与俙索两部更为顾忌,自会起兵抢占都督府,倒是那多莫高死不松口的究竟是什么心思?莫非他还真要死守都督府不成?”

“火中取栗,这份狠心多莫高总还是有的。”说到多莫高时,李诚忠的语气一点都不像是在谈论自己的侄子,冷淡得很,“领兵囤于都督府外他也是两样心思,若图先及措平两部这能依血誓出兵会盟,挟三部合兵,他未尝不敢与沙利及俙索一战,没准儿还能在这一战之中脱颖而出也能有了争奚王的筹码。”

言至此处,李诚忠脸上露出了带着淡淡讥嘲的笑容,“若是两部援军不至,多莫高虽则会死了这份侥幸之心,但也必不肯轻易退兵。我虽走了,但只要大都督府还在他就依旧有要价的本钱。不管是沙利还是俙索哪一个先到,谁又愿意与他大打出手让对方白捡了便宜?”

唐成静静听完后点了点头,“王爷说的是,多莫高为捞好处宁愿自置险地,倒也是个人物。”

“若非如此他也接任不了族长之位,说来我等也该庆幸他被大都督府绊住了手脚。”李诚忠伸手一指帐幕外那两千多莫骑兵扎营的地方道:“否则若是他亲自领兵在此,一旦得知我退让王位的谕令后必定早已冲杀过来了,怎会挨到现在。”

“他冲杀过来我等退回龙门就是,那边近万唐骑也不是摆设。”

“朝廷连我这个指定的王爷都舍了,那四千天成军真就能插手饶乐之事?”李诚忠淡淡的笑容里讥嘲之意愈发的浓厚了,说完这句他也不等唐成说什么顾自继续道:“数十年以来每逢灾荒饶乐骑兵也没少过界河,跟天成军之间虽没打过大仗,小股交战却也不少。即便四千天成军能战,多莫高也不惧他们,更别说还是以三万对一万。”

“多莫高真敢与朝廷开战?”

“饶乐局势如此,多莫高还怕这个?若能把朝廷拖进来出兵他是求之不得,唐司马别忘了我这个朝廷指定的王爷可是多莫部出身的,浑水才好摸鱼。”

想起当日都督府露台宴饮中多莫高饿狼一般的眼神,唐成在心里其实已经信了李诚忠论说多莫高的这番话,由此新的担心也就油然而生,“若按王爷这般说法,我等停留此间尚算不得安全?”

“除非撤到锁阳关以内,否则就连龙门也不安全,更莫说饶乐了。”

“嗯。”唐成点点头正要说什么时,郑三从帐幕外走了进来,看了李诚忠一眼后又瞅了瞅唐成,嘴里却什么也没说。

唐成见状招呼了一句后起身向外走去,李诚忠也不曾送,转过身去继续打起谱来。

“什么事?”走出帐幕后唐成低声问道。

“阿史德支到了。”

帐幕之中,正低头想着什么的阿史德支见唐成走进来,站起身就要行礼。

“罢了,你我之间还闹这些虚文作甚。”唐成摆手之间径直走到阿支德支对面坐了,“怎么样,前次交代你的事情可安排好了?”

“此事是我亲自办的,自从三天前开始对饶乐奚的铁器供应就已全面停止,除非这些奚人远赴锁阳关内,否则一刀一箭也别想在龙门市场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