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马横枪篇】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24节(第3/5页)

袁隗大喜,立即进宫面见太后。此时太后已经没了主意,一切都听中官们的。赵忠和张让虽然同意西园军出城,但他们并不相信袁绍和王允,他们要求留上军校尉曹操领一营人马护守皇宫。

袁隗无奈,急忙出宫到百郡邸和大将军何进再议。

时间就在袁隗这两头奔波和协商中逐渐逝去。

这时从河东再次传来惊人消息。十万屯田兵突然离开河东北上入晋。

十万河东屯田兵,再加上从五原郡南撤的十几万大军,车骑将军李弘竟然要在晋阳集结二十几万大军,不用说都知道他要干什么了。

太后生气了,急忙下旨让曹操率领西园军先行出京,皇宫由虎贲、羽林护卫。

大将军何进没有失言,随后带着大军进驻都亭。

太后对袁隗、赵忠等大臣说,你们再商量商量,给李弘和北疆将士加官进爵,重金赏赐,务必不要吝啬。拟好圣旨后,叫宋典立即北上,要快一点。

袁隗和赵忠等人在尚书台还没商量几句就吵了起来。

袁隗和一帮大臣们的意思是大力封赏李弘的部下。这样将军多了,中郎将多了,将领们的地位权势增大了,北疆诸将之间的矛盾必然会出现,这对将来分化瓦解北疆大军,解决李弘这个祸患有莫大的好处。

赵忠等中常侍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李弘的部下除了胡人和蚁贼,就是北疆西疆一批出身卑贱的武人,象鲜于辅有胡人血统,徐荣和麴义都是极荒边塞的寒门士人,阎柔是马匪,颜良更是杀人不眨眼的屠夫。这些人如果不是跟在李弘后面征战天下,到死不过就是一个两千石的都尉。赵忠说,即使朝廷现在把他们全部拜为将军,他们也不会感激天子和朝廷分毫,相反,他们更感激李弘了。没有李弘,哪有这些人的出头之日?要封赏,就封赏李弘一个就行了,免得白白浪费钱财。

刘弘说,如今是非常时期,这种封赏也就是名义上的,将来李弘倒了,这些人也就活到头了,谁敢留着他们?

张让说,将军也好,中郎将也好,校尉也好,在大汉国都是地位尊崇之衔,哪有一封一大堆的?过去皇甫规、张奂,甚至皇甫嵩带兵打仗,手下也都是校尉,哪有这么多的将军、中郎将?你知道李弘手下有多少校尉都尉了吗?有将近七十个了。我大汉国四万西园军也不过才八个校尉,三万北军也不过才五个校尉。不能再封了,再这样封下去,以后校尉就不值钱了。

袁隗心想,这西园军、北军的校尉能和边军的校尉相提并论吗?不过他不想在这件事上耽搁时间,反正加官进爵也挡不住李弘大军南下的脚步,还是先尽早派人北上稳住李弘,和李弘取得联系方为上策。

“你说怎么封就怎么封吧。”

天子随即下旨,拜车骑将军李弘为车骑大将军,仪同大将军,晋阳侯,食邑五千户,领三州两郡兵事大权。同时督请李弘驻防长城以北,没有天子令不准南下。

李弘此职位同三公,金印紫绶,地位尊崇,已经大得不能再大了。过去皇甫嵩平定黄巾之乱后,先帝也不过就封了个左车骑将军,槐里侯,食邑八千户。现在在武将里,除了大将军何进,就是他了,骠骑将军何苗也要比他差一级。不过,如今形势不一样,封李弘多大的官何太后都愿意,她只要李弘不南下洛阳就行。

中常侍宋典带着这份圣旨在五十名中黄骑的护卫下,连夜出城北上。

何颙回到洛阳。袁绍出城十里相迎。

“伯求兄,车骑将军总算南下了,你居功至伟啊。”袁绍握着何颙的手,略显激动地说道。

“本初言重了。”何颙由于连日赶路,消瘦了许多,神情非常疲惫,“果如我们所料,车骑将军顾虑太多,并无南下之意,幸好被我一番言辞激怒,当天夜里他就指挥大军分路南下了。不过……”

“不过怎样?”袁绍急忙问道。

“不过他的要求太高,远远超过了我们当初的预想。”何颙愁眉不展地说道,“太后,大将军和太傅大人未必肯答应。如果双方交涉不成,车骑将军挥军南下,洛阳大乱,我们的罪过就大了。”

“伯求兄过虑了。”袁绍笑道,“车骑将军如今已经被天子拜为车骑大将军仪同大将军了。他现在的身份如此尊崇,无论他提多高的要求,无论他提的要求如何背离大汉律,他的所作所为都不会影响到皇统,也不会危及到大汉国的存亡,这一点勿庸置疑。并州的现状你我都清楚,李弘的要求不会离开北疆,也不会离开并州。这对大汉国而言,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妥。如果并州的屯田成功了,灾民解决了,北疆稳定了,我大汉国离振兴还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