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马横枪篇】第3章.风起云涌 第24节(第3/4页)

褚飞燕望了一样张牛角,不敢作声,低下了头。

“我就这么无能吗?我就守不到半夜吗?张白骑全军覆没,并不影响我们的计策,你为什么还要这么着急赶来,以至于功亏一篑?”

“你看看战场上,几万人就这样白白死了,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张牛角激动地挥舞着双手,怒不可遏。左彦赶忙上前拉住张牛角,小声劝了两句。

左彦下午已经知道了张牛角的计策。虽然他不同意张牛角如此行险用计,但他还是很佩服张牛角的用兵。

张牛角想消灭李弘,于是自己设下圈套,故意把大军分成两拨撤退,诱使李弘上当来攻。暗地里他偷偷征调褚飞燕部秘密赶到撤退路线上埋伏,也就在这九里河附近。这是撤退路线中途,前后都可以兼顾。

李弘攻击任何一部,只要被缠住两三个时辰,另外两路都可以及时赶到,包围他的骑兵再加以围歼。他们也考虑到了张白骑可能抵挡不住铁骑的打击,迅速被击溃。所以他们还留了一手。

当李弘转而全力攻打张牛角,根本不防备自己的背后时,褚飞燕率军半夜悄悄赶到。此时无论双方是在交战,还是李弘的骑兵围着张牛角,李弘都要遭到致命的一击。即使李弘不死,他的骑兵也会所剩无几。

这本来是一个没有漏洞的奇计,却因为褚飞燕不顾命令,心悬大帅安危,飞速赶来,结果形迹暴露,在黑夜即将来临的时候,惊走了李弘。功亏一篑。

张牛角心痛。张白骑的两万人,自己这边一万五六千人,都因为褚飞燕的提前行动,白死了。如果褚飞燕不是他一手带大的,他真怀疑褚飞燕是不是故意的。

他的部队和褚飞燕的部队,杨凤的部队都是黄巾军的主力,他的部队人数最多,大约十二万人。现在他的部队除了守常山国的王当手上还有三万人,就剩下孙亲的一万人,自己手上的一万多人,其余全部葬送在涿郡。他的部队如今只有五万多人,实力大减。在黄巾军中,他现在说话的份量要大打折扣。没有实力,谁会听你的话。

他带了十五万人攻打幽州,现在只剩下三万人左右,其余将近十二万人全部战死。左校部三万人,黄龙部三万人,自己部下六万多人全都战死,惨败啊,基本上也就是全军覆没。现在自己手上还有两万多人,黄龙旧部方飚一万人,这就是北征军的全部了。

如果撤走之前,能够消灭掉李弘的豹子军,也算是报了仇,给自己挽回了一点颜面,并且基本上摧毁了幽州的军队,这对明年攻打幽州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好处。

然而,一切都成了泡影。他的计策彻底失败,不但没有消灭掉豹子军,反而遭到了更大的损失,部队不但打光,颜面丢尽,而且自己在黄巾军的首领地位也随着这次北征的失败而变得岌岌可危。现在就算其他黄巾军首领不提这事,他也自觉无脸继续坐在这个位子上。

褚飞燕再次跪倒在地。

张牛角慢慢地平静下来。

山岗上,河谷里,河堤上,黄巾军士兵点燃了几百堆篝火,一则为了照明,二则为了取暖。士兵们在经过了最初的喜悦之后,开始打扫战场,掩埋战友的遗骸。

“燕子,你说说,为什么?”张牛角轻轻问道。

褚飞燕心情沉重,无话可说。他能说什么?在路上他也想到了这种可能。李弘跑了,士兵们白死了,大帅陷入困境,黄巾军也会因为大帅的问题而陷入困境。但他心里却有一个非常顽固的念头,他要救出大帅。

李弘的厉害不是谁能预测到的,所有轻视他的人现在全部都死了,都败了。大帅制定的计策之所以冒险,就是因为他是以自己的想法来揣测李弘,也就是说,他在心底里还是认为李弘不是一个够强的对手。轻视对手往往死得都很惨,所以褚飞燕非常担心。

如果李弘杀了大帅,那怎么办?自己将如何面对黄巾军几十万将士,将如何面对张牛角的在天之灵。那个时候,即使突袭成功,杀了李弘,又有什么意义?黄巾军立即就会分崩离析,就象去年张角突然死去一样,历史将再一次重演,命运将再一次戏弄黄巾军。

所以他听完张白骑的话,二话不说,立即带领部队飞速赶往九里河。就是死,也要救出张牛角,因为在他的心里,张牛角就是他的第二个父亲。

世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出乎意料。你想得再多,做得再多,往往最后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为什么?”张牛角看他一直跪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象个白痴一样,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