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史篇】 三国人物介绍--吴(第3/27页)

人物之孙皓(一名彭祖)

字:元宗

时间:242——283(寿42)

官职:皇帝

家庭成员:父:孙和,子:孙瑾

人物简介:

吴国最后一个皇帝。即位之前,人们对他报有很大希望。即位后残忍奢侈无度,人心尽失,最后投降晋,吴灭亡,被封为归命侯。

历史评价:

陈寿:①皓之淫刑所滥,陨毙流黜者,盖不可胜数。是以群下人人惴恐,皆日日以冀,朝不谋夕。其荧惑、巫祝,交致祥瑞,以为至急。昔舜、禹躬稼,至圣之德,犹或矢誓众臣,予违女弼,或拜昌言,常若不及。况皓凶顽,肆行残暴,忠谏者诛,谗谀者进,虐用其民,穷淫极侈,宜腰首分离,以谢百姓。既蒙不死之诏,复加归命之宠,岂非旷荡之恩,过厚之泽也哉!②皓既得志,粗暴骄盈,多忌讳,好酒色,大小失望。

孙盛:夫古之立君,所以司牧群黎,故必仰协乾坤,覆焘万物;若乃淫虐是纵,酷被群生,则天殛之,剿绝其祚,夺其南面之尊,加其独夫之戮。是故汤、武抗钺,不犯不顺之讥;汉高奋剑,而无失节之议。何者?诚四海之酷仇,而人神之所摈故也。况皓罪为逋寇,虐过辛、癸,枭首素旗,犹不足以谢冤魂,洿室荐社,未足以纪暴迹,而乃优以显命,宠锡仍加,岂龚行天罚,伐罪吊民之义乎?是以知僭逆之不惩,而凶酷之莫戒。诗云:“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聊谮犹然,矧僭虐乎?且神旗电扫,兵临伪窟,理穷势迫,然后请命,不赦之罪既彰,三驱之义又塞,极之权道,亦无取焉。

《江表传》:皓初立,发优诏,恤士民,开仓禀,振贫乏,科出宫女以配无妻,禽兽扰於苑者皆放之。当时翕然称为明主。

李仁:闻吴主披人面,刖人足。恶人横睛逆视,皆凿其眼。

薛莹:归命侯臣皓之君吴也,昵近小人,刑罚妄加,大臣大将,无所亲信,人人忧恐,各不自保,危亡之衅,实由於此。

人物之周瑜(吴之周郎)

字:公瑾

时间:175——210(寿36)

容貌:长壮有姿貌

籍贯:扬州庐江舒(今安徽舒城)

官职:南郡太守、偏将军

家庭成员:父:周异,妻:小乔,子:周循、周胤

人物传记:

周瑜自幼与孙策交好,孙策于袁术麾下初崛起时曾随之扫荡江东。后来回去镇守丹阳。袁术心慕周瑜的才干,欲聘周瑜为将,但是周瑜以袁术难成大事而拒绝。其后设法投奔孙策,为中郎将,孙策相待甚厚,又同时迎娶有「国色」之称的二乔,成为连襟。孙策遇刺身亡后,周瑜与张昭一起共同辅佐孙权,为中护军,执掌军政大事。赤壁大战期间,力主拒曹,而指挥全军在乌林迎击曹军取得胜利。赤壁大战之后,周瑜谏议孙权将刘备安抚在吴郡,以美女和玩物消磨其意志,但孙权未采纳。孙权后来采纳周瑜的谏议,拟出兵攻取蜀地,消灭张鲁,然后消灭曹操,周瑜在江陵进行军事准备时死于巴陵。

历史评价:

陈寿:①周瑜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②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孙策: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杨,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

孙权:①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②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③孤非周公瑾,不帝矣。④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诸葛瑾、步骘: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于乌林,走曹仁于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

蒋干: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闲。

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王朗:周公瑾,江淮之杰,攘臂而为其将。谋而有成,所规不细,终为天下大贼,非徒狗盗而已。

人物之鲁肃

字:子敬

时间:172——217(寿46)

容貌:体貌魁奇

籍贯: 徐州临淮东城 (今安徽定远)

官职:横江将军

家庭成员:子:鲁淑

人物传记:

鲁肃是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早年鲁肃在袁术手下当东城长,后经周瑜的推荐,成为孙权的参谋,很早就为孙权谋划了成就帝业的战略计划,深受孙权器重。赤壁战前,鲁肃在联合刘备、劝说孙权抗曹等方面都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并在之后协助周瑜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赤壁战后,鲁肃从大局考虑,又劝说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继续巩固孙刘联盟。周瑜去世后,鲁肃接任他的位置,负责处理荆州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