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虎牢【六】
曹操听闻这个消息,并没有露出太过惊讶之色。
当初荀彧派人前往汉中邀请张鲁出兵的时候,就已经猜到张鲁撑不得太久。这家伙不是没有本事,只可惜把心思都放在了传道上,一门心思发展他那祖传的天师道,对于军政事务并不是太感兴趣。若不是张鲁手下有几个能人,估计他在汉中的位子也做不太稳……这样一个合作伙伴,曹操又怎可能寄予太多希望?他邀请张鲁,更多是希望张鲁能够在汉中牵制汉军,哪知道汉军还没有大动干戈,张鲁就缩了……如此一来,关中的压力必然骤增。
再加上刘闯攻占河内,清河战局不利,也使得曹操有些心烦意乱。
继续在清河与汉军僵持显然意义不大,而今这种情况之下,最好的办法就是迅速撤军,驰援虎牢关。
“公达,张鲁这一退,只怕关中的压力会大涨。
而马超小儿更是在平原蠢蠢欲动,有子远协助,恐怕也不好对付。
我欲立刻退兵,返回虎牢,与那闯儿决一死战。只是这一退,还需得力之人断后,不知公达以为谁可胜任?”
荀攸想了想,沉声道:“可使子和断后,当无后顾之忧。”
“此亦我之所想。”
曹操说完,扭头向曹纯看去。
曹纯见此连忙站起身,躬身一礼道:“纯愿断后,以阻挡贼军追击。”
见曹纯领命,曹操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既然如此,便烦劳子和辛苦一回,明日一早我等退兵。”
大军撤退,并非易事。
但曹操颇懂得壮士断腕的道理,迅速撤离。甚至将多余的辎重粮草丢弃。
因为他很清楚,一旦刘闯的北疆军团南下,诸葛亮必然会毫不犹豫的加以追击。既然要退走,那就不能犹豫。多耽搁一日,便多一分危险。更不要说,那马超已率部自平原西进……一俟汉军形成夹击之势,自己这数万兵马只怕会有危险。所以。曹操走的也非常干脆。诸葛亮甚至未能反应过来,曹操大军已退回甘陵。等到诸葛亮明白过来,立刻出兵追击的时候,曹操大军已退过渎水……曹纯趁汉军主力未至。在贝丘主动出击,将汉军追兵击溃。
一日后,当诸葛亮亲率大军,以杨维为先锋抵达贝丘的时候,曹纯已安然退过渎水,在聊城凭漯水之险安营扎寨。若诸葛亮继续追击,势必会损兵折将。在探明了曹军的动向之后,诸葛亮也不禁感慨,曹操手下的确是能人辈出。一个曹纯。便使得他诸般算计全部落空。
建安九年八月。曹操退守河南,拜曹纯为东阿太守,抵御汉军追击。
与此同时,黎阳曹军也一改之前的攻势,凭借黎阳高墙深壑。与汉军形成对峙……而曹操则亲率大军赶奔白马,和黎阳曹军主力汇合之后,迅速西进,向虎牢关方向紧急驰援而去。
••••••••
刘闯没有想到,他渡河不久,司马孚便赶来虎牢关。
对司马氏一家,刘闯的感情显然要比钟繇一家来的深厚……因为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司马防使司马懿前来相助。虽则此后司马氏并未出太多的力,可是在暗中的支持,并不算少。
没有司马氏的支持,司马懿怎可能在河内组建黄阁?
如果没有司马防暗中帮忙,想必司马懿在许都的耳目,也会颇费周折……至于司马氏一家的谨慎态度,刘闯并不感到奇怪。事实上,对于这种世家大族的处事方法他心知肚明。司马防能够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便足以说明了一切问题。在攻占河内之后,刘闯迟迟没有委派人手进行安抚,也就是在等待司马氏的反应。从目前来看,司马氏的反应堪称神速。
哪怕司马孚告诉刘闯,他此来只是他个人的选择。
可刘闯心里面却非常清楚,如果没有司马防的首肯,司马孚是绝不可能前来投效。
“我来之前,家父已经断绝了和我的关系。
所以我的一言一行,和司马氏都没有关系,请兄长放心。”
司马孚是个极其聪明的人,他虽然不知道司马懿现在是担当什么事务,可是从司马懿投效刘闯多年,至今仍默默无闻的表现来看,司马懿必然是担负着一个不为人所熟知的使命。
司马懿可以做这种幕后之人,却不代表司马孚也可以担任。
刘闯倒是明白司马孚的想法,当下笑道:“叔达不必担心,你来之前,我已经有了打算……”
对司马孚,刘闯倒是有些印象。
说实话,司马八达之中,他对司马孚的印象,甚至好过司马懿。
在历史上,司马孚曾为太子中庶子,是曹丕的辅臣。在曹操死后,司马孚更成为拥护曹丕篡夺帝位支持者,而曹丕对他也是言听计从,除黄门侍郎,宿省内,加骑都尉以示荣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