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秋声紫苑 08 黄缘牵连纪府抄没 宫变藤缠乾隆禁心(第7/8页)



  ……说笑几句,乾隆离开巴特尔,见和珅和于敏中长跪在永巷口叩头,稍稍加快了步子到跟前,也不叫起,问道:“有什么要紧事么?”于敏中叩头道:“方才接到六百里加紧军报,海兰察已经打下昌吉,和天山将军随赫德会师,驻扎在乌鲁木齐城北二十里。”和珅跟着说道:“奴才和玛格尔尼再三交涉,他已经同意随班朝见,依例行外臣觐见礼。这也是不小一件事,所以赶紧来奏主子知道。”

  “嗯嗯!好好!”乾隆立时高兴得眼中放出光来,他心中有一种清凉的快感泛上来,觉得浑身都一下子轻松了许多,眼前的景物都跟着爽明清亮起来,伸手叫起点头笑着,说道:“朕要过去给老佛爷请安,一会儿到养心殿详奏军务!和珅你熟悉太医院,叫贺孟顺的儿子带两个最好的太医进去给皇后和容贵妃看脉——”他忽然觉得自己高兴得有点失态,敛了笑容,看着那一片跪着的官员又问道,“那些人都是做什么的?好像都是低品官员?”于敏中飞快看一眼和珅,笑道:“那是外地优选上来的纳捐贡生佐杂。阿桂在里头分拨儿接见他们,引见下来票拟补缺——要不要叫阿桂出来?”乾隆一时回味不过来,沉吟道:“哦,述职引见的……都补州县令,怕没有那么多缺吧……”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于敏中引了一句《孟子》笑道,“他们不是述职,是引见补缺。”和坤也知乾隆近日案头书是《孟子》,惟恐落后,忙也笑道:“这是钱买来的官,但既历练的好,也用得的——‘如使予富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

  “你是乱用圣人啊!”乾隆听着对和珅莞尔一笑,却不再说什么,一摆手便去了,一大群官员在后头叩头也没有理会,快步赶进了慈宁宫,秦媚媚王廉王信王智等人已在门口迎着了。

  太后已经不在院里,她刚刚在阳地里散了步回来,坐在安乐椅里一手还扶着拐杖,像是刚吃过药,一手端着杯子嗽口,两个宫女一个端嗽盂一个捧中柿跪在一旁,见乾隆进来,忙小声道:“皇上来了。”乾隆便忙抢上两步,亲手把拧干了的毛巾捧给母亲,赔笑道:“昨儿奉母亲的命没过来,这几日也实在忙得发昏。方才儿子带刘墉去拜了奉先殿,这会子阿桂他们几个还等着接见呢!”太后揩了口脸,勉强笑道:“知道你忙,况且这几日我总瞧你有点心神不宁,有些个犯忡怔的模样——皇帝就挨我身边这椅上坐了——你们出去,我们娘们说说话。”宫人们便答应着退了出去。

  偌大的慈宁宫正殿只留下乾隆母子二人,见母亲眼神中带着疲倦望着自己,满头华发如雪丝丝颤抖,乾隆无意识地看看自己身上,赔笑道:“额娘眼力不差,儿子原以为也因为上了年纪,精神体力不济,这才知道不是的,是这一冬天闹教匪,闹赈灾又引出案子,连带着纪昀李侍尧孙士毅,几乎是五个极品大员犯事!教匪闹到北京城,元宵节捣乱,也是开国没见过的,英国人在藏边捣乱,金川莎罗奔死了,小莎罗奔部里又起纠纷,玛格尔尼来北京朝贡,又倔得像头生驴,不肯跪拜,俄罗斯——就是罗刹国来了几百哥萨克,又在木城一带杀人放火,已经派巴特尔去了……”他说着,想起这些烦心事,又皱起眉头,款款叙说,“如今天下虽富,贫富不均地土兼并太厉害了,富的太富穷的太穷最容易出事。加上教匪煽动造反,出事就不是小事。所以库里有钱粮也不敢浪费,打仗要用,兆惠海兰察和福康安都是甩手掌柜,花大钱的主儿,前阵子西边军务僵着,只见要饷要粮要菜不见功劳,赈灾上头也不敢大放手脚,倒不为怕穷人肚子大,我更怕的是官儿们手长,他们捞起官银发黑心财,真是心狠手辣!所以盛世是盛世,隐忧也不得了!母亲看戏知道唐明皇,他的庙号叫‘玄宗’,什么叫‘玄’?就是启明星儿叫玄星,先明后暗,开元之治天下也是轰轰烈烈繁华富贵,一到天宝之乱出来个安禄山,光景也就不成光景了!刚才和刘墉说话,这时候就是要咬牙谨慎挺过,他说春天也要杀人,儿子也许可了他。”他透舒一口气,笑道,“我过来请安,于敏中送来捷报,海兰察在西边立功,打下了昌吉。这么着兆惠就没了后顾之忧,粮饷补给也好办了。心里一高兴我才明白,这些天气性不好,一直强按着,是因为一件快心事也没有!”

  “着实难为你了,”大后听着乾隆长篇大论述说政务上种种棘手为难,也陪着心里一阵发紧,已是枯起了眉头,听到好消息,又松一口气,笑着叹道,“我哪里知道你这些事!我老天拔地的也操不了这心了。你五婶昨个进来请安,说他孙子怎么如何出息,意思想放个缺——是广里那块少了个藩台?我跟她说,皇帝也难,我们做长辈的不能给他加忙,要少了什么东西用只管找我,公务上头别去搅和,没看有些得了肥缺的,不安分仍是没好落脚?她尴尬得满脸通红去了。”乾隆一听,正和刘墉的话印证对应,心里不禁一动,赔笑道:“这就是额娘体恤儿子了!真有本事也用不到跟您说,咱们自己近枝子侄,自然优缺优补肥水不流外人田,不中用,说煞了儿子也不敢给差使,那是害他!”太后点头,又问:“你方才说谁立功的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