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西太后灭口杀儿媳 翁同和悉心辅少主(第8/8页)



  “哦,学了什么?”

  “翁师傅教会我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好还是坏。”

  “翁师傅讲了什么?”

  “翁师傅讲判断一个人是好还是坏主要看他对你怎样,他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

  “嗯,翁师傅还讲了什么?”

  “翁师傅教会儿臣一句名言: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皇上,那么你看你皇阿爸是好还是坏呢?”

  “皇阿爸当然是好人,你有时对儿臣严厉实际是让儿臣处处做得好,将来做一名好皇上,振兴大清的伟业,儿臣知道皇阿爸从内心是疼爱我的。”

  这么小的孩子竟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慈禧听了也很感动,默默地把光绪搂在怀里,用那渐渐苍老的双鬓在光绪重稚的脸上摩擦着,心里也是涩涩的,不知说什么好。

  慈禧,她毕竟是位女人,有血有肉需要人疼爱和理解的女人。作为母亲,她仅生下同治一人,但由于当时的宫中妃嫔地位,自己生下的孩子自己无权侍养,被迫送给慈安太后抚养,这不能不说是对一位母亲权利的剥夺。结果自己的亲生儿子却和自己有一层无形的感情隔阂,也导致了后来政治上的分歧。为了自己铁的权威地位,她不得已害死自己的儿子。“虎毒不食子”,她时常在梦中发出梦吟,在恶梦中惊醒,看着儿子那张狰狞的面孔向自己扑来,用嘶哑着声音向自己嚎叫,每当此时,她总感到惭愧内疚。自从同治死后,特别是儿媳阿鲁特氏吞金死后,她更有一丝不安,猛然间,她觉得自己苍老了许多。

  整个大清天下,慈禧不是皇上,胜似皇上,作为皇太后,她权倾天下,要什么有什么,唯一可以同她争锋的慈安皇太后也在她的铁手腕下渐拜下风。人得到想得到的一切后,还想再要什么呢?那就是感情上的安慰与寄托。自从同治去世后,慈禧感到内心空虚了许多,特别是作为母亲在失去儿子后的心中的那片空白更需填补,正因为这样,她把作为一个母亲的爱全都倾注到光绪身上,用光绪来填补心中的那片空白,把光绪作为她自己的私有财产。

  过了许久,慈禧才疼爱地对光绪说:

  “皇儿,只要你听话,皇阿爸不疼你还疼谁呢?我把所有的爱都倾注给了你,皇阿爸不指望你还能指望谁呢?”

  光绪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说,“皇阿爸,我一定听话,好好读书,长大给皇阿爸做事。”

  “皇儿真好,长大一定是皇阿爸的好儿子,也是位好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