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西太后灭口杀儿媳 翁同和悉心辅少主(第5/8页)



  “皇阿爸很好,也很疼爱儿臣,有时也很凶的,让儿臣害怕。”

  慈禧将光绪搂得更紧,把脸贴在光绪的脸上,心疼他说:

  “皇上,皇阿爸是很疼爱你的。有时对你可能凶一些,那是为你好,因为你是皇上,将来要独掌一国的大权,说话做事要有一代君王的风度,像你康熙爷爷那样,八岁即位当皇上,后来成为一代英明的帝王,你将来也要这样,振兴咱大清的国业。听懂皇阿爸的话吗?”

  光绪点点头,“儿臣今后一定好好听皇阿爸的话,当个好皇上。”

  “这才对,只要你听话,皇阿爸一定不会对你很凶。”

  慈禧看着怀中朦朦胧胧开始懂事的光绪,心中也是一阵心酸,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光绪虽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却更像自己的亲生儿。从血缘上,这是自己亲妹妹的儿子,而妹夫又是丈夫的亲弟弟,世上最亲近的关系也只有这样了。从另一层上讲,这位妹夫——醇亲王奕譞是自己入宫后为秀女时的情人,如果没有他也许永远没有今天的位置,自己与他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是内疚是惭愧还是潜藏在心底的爱?

  同治皇上虽是自己的亲骨肉又怎样呢?吃里扒外,胳膊肘向外拧,处处和自己作对,临死前还不听自己的话。不仅他不听话,教唆出的儿媳妇阿鲁特氏也不听自己的话。为了皇位,也为了自己的权势和地位,亲手害死儿子,虎毒不食子,难道自己真的比虎还毒吗?每当想到此事,慈禧总是一阵心酸与绞疼。但她文总是给自己寻找借口,同治的病确实是病入膏肓,早晚要死了,自己只不过让他早死一天,让他少痛苦一天,这也许不能算是坏事吧,但同治是自己心头掉下的唯一骨肉,他在自己心中有任何人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可是这一地位失去了,慈禧觉得心灵深处有一种苍白和空缺感,她选择光绪,是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也是为了自己的权势欲,但也不能不说是寻找那失去的感情寄托,寻找那空白中的一个代替品,光绪能做这心灵的安慰物吗?

  由光绪慈禧又想到同治,同治是自己的亲生子,但为何与自己的感情隔阂那么大呢?究其原因是自己虽然生下他,但由于那时自己仅是个妃子,慈安皇后无子,由她抚养成人,可见抚养比怀胎更重要。经一事长一智,对这小光绪再也不能吃那过去的亏,自己一定好好抚养、关怀、疼爱、管教,将来他才会服服贴贴听从自己的,当一位自己手下的儿皇帝。想至此,慈禧轻轻问光绪:

  “皇上,可知道你多大了?”

  “回皇阿爸,儿臣再过几个月就整六岁了。”

  “嗯,按照我们大清皇室祖制,六岁就必须读书习武了,你愿意吗?”

  “儿臣愿意,只要能当好皇上,让儿臣做什么都可以。”

  “皇上懂事了,皇阿爸一定给你找几位好老师,让你学成文武全才,将来当个好皇帝。”

  慈禧话音刚落,那边慈安太后己在几名宫女的簇拥下走进屋来,慈禧急忙放下光绪,施礼让座。

  慈安太后刚落座,慈禧就指着光绪对她说:

  “姐姐,我正要找你讲件事呢?”

  “何事?妹妹请讲。”

  “还能有啥事,还不是为了新皇上的事。再过一段时间,光绪就六岁整了,也该入学了,不知姐姐如何打算:

  “此事由妹妹处理就是,细心给皇上选一位有名望的老师就是。”

  “姐姐,我思虑再三,想起一人,却不知是否合姐姐的心意?”

  “妹妹想起的人一定没错,你先说说看。”

  “弘德殿行走、大学士翁同和。”

  慈安略一思考,也点点头说道:

  “妹妹想得周到,此人也正合我意。”

  慈禧笑了,她把此事讲给慈安太后听并非真的征询她的意见,而是说明她会做事,任何一件事都能做得光彩圆满,不给任何人留下把柄。

  慈禧,慈安和光绪他们正在说着,忽然管事太监急匆匆进来报告,说同治皇后阿鲁特氏死了。慈禧慈安她们都愣住了,但在心中的反应却不一样。慈安太后心中先是咯噔一下,接着是一阵心酸伤感,同治皇上刚刚宾天,这同治皇后就伤心而死了,他身怀有孕,这一死,连同治帝唯一的遗孤也没有了,实在可惜:而慈禧太后的反应是:阿鲁特氏该死,但没想到死得这么快,至少应该等到分娩后,也应给我那短命的儿子留一点血骨,再恨也是自己的儿与儿媳。此时,慈禧也感到心中一片迷茫,她觉得阿鲁特氏是自己逼死的,但她的死无疑又是对自己权势的无声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