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王中国死(第2/3页)
尤其以中原王朝传统的羁縻、监护西域各国的政策,最多也就派几千驻军守在那儿,若真有强大外部势力介入,根本是拦不住的。然而要命的是,自宋以前,足够插手西域的外部势力,大多是从漠北而来,也就是说,吕布自西域而取漠北,这只是一个从来也没人完成过的历史假设,而漠北游牧民族并吞西域,却是即将反复兑现的历史事实。
还是那几个名字:吐谷浑、高车、柔然、突厥,再往后还有回纥、契丹,直至蒙古……是勋知道,这一系列西迁潮流,不到一百年后就会开始上演啦,鲜卑、柔然、高车、厌哒等部族将陆续从漠北草原杀向天山南北,在西域地区展开长期争夺。在这些野蛮落后的游牧民族面前,什么车师后王部,乃至焉耆、龟兹、鄯善之类,所有如今的西域大国,都几乎没有一丁点儿的抵抗能力,很快就被推平……与其让那些游牧民族去占据了西域,反复蹂躏丝路,那还不如让咱们汉人去占了哪。吕布不管再如何粗蛮无学,他终究还是汉人不是?肯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汉文、汉字,中原文明,还能在广袤的西域大地上占据统治地位,即便日后被同化,被融合,也必然留下难以彻底磨灭的印迹啊。
那才是足以影响后世的重要遗产。
再说了,丝路难行,光有个西域,就真那么容易东扰中原吗?就算偌大的西辽,一心东进复国,不还是跑半道上就铩羽而归,没伤着女真人一根汗毛……所以基于以上考虑,他才会建议蒋干把吕布往西域引。其实原本他就以重建西域都护为名,想把吕布的目光引向西方,荀攸、贾诩等人想要趁此机会谋夺凉州。倘若吕布真的陷身西域,一时赶不回来救凉州,最终他还不得留在西域吗?无论凉州还是西域,都终究不是徐州,哪儿那么容易把擅长机动的吕布给团团围住,进而使其将领缚之请降啊?与其将来在西方兵连祸结,长久无法平定,还不如让吕布主动迁往西域,把凉州给让出来哪。
当然啦,某些想法是构建在未来历史的基础上,他不可能跟荀、贾等人解释,只好说——“布据西域,不足为祸,亦可安中国也,君等勿忧。”
蒋干蒋子翼就这么着怀揣是勋的秘计,跑凉州来游说吕布了。但他终究并非普通说客,而是“间者”,不可能到地方马上就劝吕布或者降曹,或者西走,他必须先好好地观察、了解吕布,同时也争取赢得吕布的信任,那说出话来才够分量。
就表面上看起来,吕布倒似乎确确实实地信赖上了这位蒋子翼先生,但通过观察,蒋干也发现这位吕凉公天性骄傲,不甘屈于人下,估计说动他降曹的可能性非常之低。蒋干私下也与杨阜、姜叙等人商谈过,那些凉州士人都认为吕布不但并非命世之主,就连普通地方官也当不好,要不是他乃朝廷钦命的凉州牧,进而凉公,大义名分在握,杨、姜等人才不会侍奉他哪。这些凉州人之所以辅佐吕布,主要目的是安定乡梓,还真没想傍着吕布去做成什么大事业。
所以说,估计吕布不肯降,而想靠着凉州与曹操相对抗,只要不让他跟刘备联起手来,应该胜算也不大,这一点乃可无忧。既然如此,那就不妨试试是勋所授的第二条计,把吕布往西域诓吧。
正巧今天吕布诚心问计,蒋干仔细斟酌了一番利弊得失,终于将此言和盘托出。
不过看起来,吕布对于这条计策并不怎么感兴趣,当下一皱眉头:“孤中国人,安能王异国?”
蒋干以退为进,趴下来再度稽首:“是干妄言,主公恕罪。既主公不欲闻此,干乃告退。”
吕布赶紧捉住他的手,说别介啊,究竟为什么想让我去西域为王,拜托你说得详细一点儿,真要是有道理,我吕奉先也不是听不进劝的人啊。
于是蒋子翼微微而笑,便即答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主公中国人也,必留中国,则或君或臣,岂有他哉?公之建也,为使魏王晋爵耳,非久制也。魏王因公而王,因王而异日必帝矣,主公安可仿效?况自秦乱以来,异姓而王者,无不首身异处,主公而欲王中国,可乎?”
你既然要呆在中国,那么只有两种身份可以选择,一是皇帝,二是臣民,既然当不成皇帝,又怎么可能不向未来的皇帝曹操屈膝呢?你想一直当公爵?那是不可能的,这本来就是一个为了让曹操可以进位为王的过度性临时设置,不可能长久。你想当诸侯王,那也不可能啊,你想想看,自从秦末大乱以来,异姓而封王的,哪个能有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