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一一发落(第3/3页)

听到皇帝这样说,不少老贼的心都沉了下去,有点不妙啊!

“……虽然你们一开始从贼的时候,可能各有各的理由,也少不了那些贪官污吏的逼迫。”崇祯皇帝说到这里,忽然提高了声音喝道,“可是,这不是你们当这么多年贼人,去祸害别的百姓的理由。贪官污吏,朕刚已经杀了几个,以后发现,一样要杀,绝不姑息!而你们这些为祸多年的贼人,要按朕的脾气,也不如一刀杀了干净利落。但是……”

皇帝的这个话,比起刚才又严重多了,不过幸亏有个“但是”,让这些老贼都提着一颗心,继续听着皇帝对他们的发落。

崇祯皇帝停了停之后,看了李过等人一眼,而后继续说道:“……你们之中还有人良心未泯,让朕看到,你们还有救的机会,因此,朕决定也给你们一个赎罪的机会。辽东百姓如今正处于水深火热,生不如死的地步,建虏虽然已经被朕打出关外,可关外的百姓却依旧在经受苦难。因此,朕决定,你们前去卢象升军中效力,打建虏,救百姓,以此来赎罪!”

“只要去打建虏的,朕就赦免你们以前的罪行,就按普通军卒看待,赏罚皆按普通军队行事。朕相信卢总督,亦能公正的对待你们!”

崇祯皇帝说到这里,扫视这个队列,冷声喝道:“当然,去不去辽东打建虏,也全凭自愿。就现在,自愿去辽东打建虏的,出列站到你们的左边去。”

听到这话,李过和李定国等人,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转身就走,走到他们这个队列的左边,形成一个新的队列。

其他流贼,看到他们动了,也有人跟着走了过去。当然,其他人就没有李过等人这样丝毫不拖泥带水,或多或少都有犹豫思考了一会。

崇祯皇帝很有耐心,就等着这个队列中的老贼,三三两两,持续不断地去往新的队列。

不过还有很多人,并没有动,因为他们不想去。比如孙可望,他就很是犹豫。

建虏那么厉害,要是去辽东打建虏的话,搞不好就会死在那里的!真要死了,那就什么都没了!

这么一想想,还不如干十年的活,十年之后,自己至少还是有条命可活,也能获得自由。

有很多人,都和孙可望一样,是这样的想法。他们宁可选择之前不被他们认可的干十年活,也不愿意去辽东把性命丢了。

事实上,当初陕西的边军,就有不少被调去辽东时候,在中途哗变的。因为建虏一直战无不胜,他们觉得,去了辽东肯定是个死。

确实也是,在以前的时候,被调去辽东的军队,哪怕是有名的戚家军,白杆军,最终都是战死在那边了。

这些流贼,造反不怕死是一回事,让他们去打建虏怕不怕死又是另外一回事。

崇祯皇帝并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压力,没有强迫他们去辽东,只是说完话之后,就在城头上静静地看着。

等过了一刻钟左右,大概只是十分之一的流贼挪动了队列,才又开口说道:“朕知道,你们可能怕建虏,觉得建虏强大。不过朕可以告诉你们,建虏也是人,就在年初,他们也吃了一个大败仗,损失了三万人马。朕以后必定会御驾亲征,踏平辽东。建虏,没什么好怕的。朕再给你们一刻钟时间,朕不会强迫你们,去辽东打建虏,全凭自愿!”

说完之后,他就又不说了,标记时间的香就在城头上燃起。

崇祯皇帝的这番话,又让一些老贼在犹豫之后,开始走向新的队列。

等一炷香烧完,崇祯皇帝便没有再拖延,直接宣布道:“时间到了,就没有再选择的机会了!”

此时,自愿去辽东打建虏的老贼,就只有五千人左右,另外有将近一万人,还留在原地,等着皇帝发落。

在他们看来,应该是要干十年活了,或者其他什么处罚。反正比起去辽东打建虏,肯定要好多了。

崇祯皇帝并没有马上说出对他们的处罚,只是转头看了下身后的几名将领。

曹变蛟、贺人龙、周遇吉他们一见,立刻抱拳回应了下,匆匆下了城头而去。皇帝都不用说,因为事先已经交代过他们了。

不一会,就见他们三人回到各自的部下那,开始调动军队。

看到这一幕,好多人不解其意。是准备把那五千人编成军队,又或者是要押解这一万人去哪里?还是说,要做其他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