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匠人制度(第3/3页)

但不管怎么样,他们都为自己能为皇帝做事而感到兴奋。皇帝对他们这些工匠的待遇,可以说从未有过。如果还不努力做好的话,就真是白活这辈子了!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他其实可以用自古以来的那套,哪怕秦朝时候的那种也是可以的,也就是严峻刑罚,刻姓名到产品上,如若发现有次品,鞭挞乃至杀头。在这种高压政策之下,相信这些工匠不敢不认真,也能保证次品率降到最低。

然而,来自后的崇祯皇帝却做不到这点。更为重要的是,在他看来,这种高压制度,会压制工匠的积极性,妨碍他们的创造性。

如今大明的匠人远比以前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多。皇家所用的匠人,必须要有足够的吸引力,才能让全国最优秀的匠人都甘愿跑来京师,为皇室所用。

这个匠人制度,说适合三百六十五行是有点夸张。但对于绝大部分行业来说,都是可以用的。比如炼钢、打造铁器、造船等对国家非常有用的这些行业。崇祯皇帝相信,也只有这样,大明才能在科技这条道路上奋起直追,不被西方所拉下,甚至再次领先世界。

宣布完了匠人制度之后,崇祯皇帝便伸手一招,边上等着的陈宝庭便立刻上前,双手捧上一杆自生火铳。

他拿在手中,向面前的这群匠人展示一下后说道:“这是一把自生火铳,朕更乐意称之为燧发枪。不再用火绳点火,而是靠击锤上的燧石用力撞击钢片产生火花来点火。这种燧发枪,对于大明打赢建虏,剿灭流贼有非常大的好处。因此,朕决定以后不再打造火绳枪,而是打造这种燧发枪。你们之后的重点,也就是这个。有一点,朕要说明一下……”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后又道:“这个燧发枪会进行拆解,最大程度的拆解,而后,每个部件都有专人打造,最终组合而成这种燧发枪。不再是每个人都去负责打造一把燧发枪。朕称此种方式为流水线作业,就如同流水一般,流经各个环节之后就能完成一把燧发枪的打造。如果你们对此燧发枪的打造,能有什么好提议或者经验的话,朕会很高兴!”

其实,这种流水线作业,也是先秦玩过的。不过到了后来,这种方式没法展现个人技艺,最终就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了。如今崇祯皇帝重新提出来,就是要抹去个人技艺的依赖,加快生产速度,提高生产质量。要是有可能,还要规定每个部件的规格都一样。

这次过来的目的都讲完之后,崇祯皇帝便让兵仗局掌印太监按照自己的意思开始安排这些匠人,做好打造燧发枪的准备。

当他下旨回转宫内时,忽然,他就觉得眼前稍微一暗,随后一行字开始显现。

顿时,崇祯皇帝不由得大喜,看来是窃听系统又有反应,该是又有奖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