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 一言为定

朱儁与何颙对面而坐,案上的残局依旧。

“我要去南阳,你有什么话要带吗?”

何颙眼中的神采渐渐散去。他摇了摇头,过了一会儿,又道:“我行刺孙伯符,他没有杀我,想必也不会累及我的家人。我没什么可说的,就这样也不错。”

朱儁点点头,神色缓和了一些。“但我还是希望你能说点什么。你继李元礼未竟之事业,乃党人硕果仅存之魁首,又为党人奔波二十余年,对党人的成败得失知之甚悉,不把这些经验教训讲出来,传诸后世,太可惜了。”

何颙眯起了眼睛。“讲给孙伯符听?不。”他连连摇头。“这些事,我已经讲给荀攸听过,如果我死了,他将来会选择是不是将这些事写下来。党人这副重担我挑了二十多年,我累了,不想再问天下事。”

朱儁叹了一口气。“荀攸很聪明,但他和伯符所处位置不同,能起到的作用也不同。”

何颙笑了,没有声音,只是嘴角一丝浅笑,很淡然,近乎虚无。他看着案上的残局,缓缓伸出手,拈起一枚棋子,又拈起一枚,将棋局恢复到朱儁落子前的模样。他伸手示意朱儁再来一次。朱儁瞅了他一眼,拈起一枚棋子,不假思索的落下。何颙也跟着落下一子,却不是张邈的招法。两人你来我往,展开了激烈的搏杀。这一次,朱儁没能像刚才一样势如破竹的速胜,十几子落下,不仅胜负未分,局面反倒更加复杂。

朱儁停住了手,诧异地看着何颙。“奇怪,你这棋风不对啊。是之前藏了一手,还是有所顿悟?”

何颙把玩着手中的棋子,沙沙作响。“都不是,只是所处位之地不同耳。面对孟卓,我一心想胜。面对公伟,我只求不败,棋路自然不同。党人之所以为党,是因为有所坚持,党人的坚持就是儒门的坚持,就是致君为尧舜,内圣外王,而不是身自当之。”

朱儁眉头微挑,若有所思,不由自主地微微颌首,看向何颙的眼神也有些异样。何颙耷拉着眼皮,遮住了眼神,却掩饰不住脸色的灰败。何颙沉默了片刻,抬起头,惨然一笑。

“公伟,你看,我没你想的那么笨。反倒是你,还是有些放不下。”

朱儁叹了一口气,站了起来,甩甩袖子。“我何尝不知道大势所趋,非我能当,只是尽力而为,问心无愧罢了。伯求,有一件要告诉你,也好让你安心。辛毗为救你去了荆州,现在与荀攸在一起。”

何颙站了起来,走到朱儁身边,并肩站在廊下,仰首望天。“一事不烦二主,我再求你一件事。”

“说吧,我尽力而为。”

“如果有可能,请孙将军能善待曹昂,留他一条生路。”

朱儁眨眨眼睛,用力地点了点头。“好。还有吗?”

“没有了。”

“那我走了,希望有朝一日还能看到你策马仗剑,行走天下。”

何颙笑了,意味深长地看了朱儁一眼。“你不会希望看到这一天的。”

朱儁一声轻叹,欲言又止。何颙又道:“如果有那一天,我一定到你墓前,以太牢之礼祭你。”

朱儁转过身,打量着何颙,脸上重新露出笑容。“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

朱儁起程离开,孙策父子兄弟一起出城送行。看着朱儁的车队消失在浓密的树荫深处,孙策轻轻地吁了一口气。终于把这位大菩萨送走了。倒不是怕他,而是朱儁身份太尊贵,他在平舆,他就要不时地跟着他转,仅是赴宴就耽误了他不少时间。

而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小子,你叹什么气?”孙坚明明也是一副如释重负的神情,却对孙策的轻松不太满意。“舍不是钱粮,还是觉得受气?”

“我怎么敢?”孙策觉得很冤枉。

“那你叹什么气?”

“我是想与阿翁多盘桓几日,只是军情紧迫,恐难如愿。”

孙策挥挥手,示意侍从的刘虎等人退下,让他和孙坚说几句话。刘虎等人会意,按着刀,走得远了一些。孙坚见状,脸上的笑容淡了些。他知道孙策肯定有重要的话和他说。秋收在即,大战一触即发,平舆周围看起来一片平静,但孙策几次从葛陂大营赶回来都是急急忙忙。

“你要去哪儿?”孙坚皱起了眉。“不会让我留在平舆吧?那可不行,我的部下还在洛阳。”

孙策轻笑一声,示意孙坚稍安勿躁。孙坚陪朱儁回平舆是突发事件,他的部下还在洛阳,摆明了是要回去,不肯留在平舆坐镇后方。他主动提出这件事,也是怕他为难。

“两件事:第一,朱公举荐你为卫尉,我不知道朝廷会不会同意。万一朝廷同意了,我想你可能要长途跋涉,几年都未必有机会省亲,所以我在想你要不要把阿母带去,安安心心在长安住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