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章 太子(1)(第3/3页)

他的心思,犹如奔涌的河水,狂放而激烈。

“张子重,贤臣也……”他在心里想着:“可惜,孤却不能得之用之!”

“若其能识时务,孤未尝不能做一次公子小白……”

当初,齐恒公小白与兄弟公子争位,管仲为公子纠之臣,奉命截杀小白,并一箭射中那位后来的齐恒公,差点将之射杀,小白靠着装死才瞒天过海,活下命来,并最终趁着公子纠大意,提前赶到临淄登位。

但恒公即位后,却宽恕了管仲,并重用管仲为相,君臣相得,终于有了后来的‘尊王攘夷霸天下’。

这样想着,刘据的神色终于有了些色彩。

但旋即,他就又阴沉了起来。

“使朕百年后,太子乱家,卿可行伊尹之事!”那道密诏,就像毒蛇一样,在他心底浮现,并吐着狰狞的蛇信子,滋滋,滋滋。

刘据紧紧的握着拳头,深深的吸着气。

他明白,有那道密诏在,他是不可能和齐恒公一样,可以容忍张子重的存在。

就算他肯,他身边的人,也是不肯的。

谁敢冒着让一位在军方有着号召力和威信的大将,手握一份先帝密诏,在朝堂内外活蹦乱跳呢?

就不怕他和孙膑、张仪一样,逃出生天,然后召集大军,杀回长安吗?

到时候,恐怕就又是一次诸侯大臣共诛诸吕逆贼。

想到这里,刘据的眼神就忽然变得凌厉起来。

“父皇啊父皇,您常说,天家无亲,天子无情……故君王自古孤家寡人,以天下为家……”

“也不知,孤若如您所希望的那样,您是失望还是高兴呢?!”

“恐怕是高兴吧……”刘据喃喃自语着,望着远方视线尽头的长安城。

他想起了很多很多。

小时候,舅父在的时候,每次父亲不满,都有舅父前去谢罪。

那时,舅父就像一座巍峨巨山,在他身前,为他挡风遮雨。

所以,那是他最幸福的时间。

可以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然而,有一天,他的巨山轰然倒塌,撒手而去。

于是,他与父亲之间,没有了缓冲。

再没有人能替他去谢罪,去向父亲解释了。

而父亲的怒火,也直接发泄在了他身上。

仿佛不管他做什么?怎么做,都是错。

就像治河……

原本,他觉得自己做的很好,一切都很好。

父亲总该夸奖自己,勉励自己了吧?

结果……

只有责备,只有训斥,只有不满。

父亲总是能在他做的事情里挑出错来。

甚至,给了他一个晴天霹雳——那道密诏!

“孤……岂能一世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