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1章 技术壁垒的狂想(第2/3页)

然后,就下了悬赏。

“有能制可切削、铣膛之器者,赏百金,征为工商吏!”

众人听着,都是纷纷顿首。

心里面,自然立刻上心。

这也是中国式政治的微妙之处。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后世的4V,就曾上演过很多好戏。

某个绿党政客,点赞香蕉皮沾酱油后,一堆人跟风,鼓吹什么这样的吃法才是正宗、环保、完美。

而在封建时代,为了拍达官贵人的马屁,上上下下的人,真的是什么办法都用的出来。

更不提,张越所说的器械,落在那些随行的作坊主耳中,简直是天籁一般。

这种既可以拍马逢迎,还能赚钱的事情。

谁不上心?

当下,立刻便有人将这个事情提到了自家的重点工程上面。

张越却是看了看周遭众人的神色,便再不提此事。

他知道,很快自己便可以看到成果!

因为……原始的机床,其实技术含量不高。

只是隔着一层窗户纸,捅破后便没有什么障碍。

实在不行,张越还可以让丁缓出手,‘指导’一二。

而机械制造,只要开始,就没有回头路。

特别是在工坊园的这样一个特殊环境中,逐利的资本,会疯狂的开展技术竞赛。

看完铁模生产,张越就又在丁缓的陪同下,来到了工坊园的核心,少府作坊的实验场所。

一个多月前,张越曾在这里,看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水力锻锤。

那台水力锻锤,只是从目前关中广泛存在的水锥,放大而来的版本。

靠着积蓄的水力,带动锻锤,就像小孩子玩的跷跷板。

利用重力和地心引力,作为动能来源。

即使如此,当时依然震撼了乌孙人,让他们目瞪口呆。

但现在……

若乌孙人再来此地,他们恐怕就不是震撼了。

而是惊惧了!

因为,如今的水力锻锤,已经是发展到第二代了。

第一代,只是验证机,作为技术验证存在。

所以,结构简单,技术含量很低。

在验证了,水力完全可以成为机械动能来源,提供日夜不休的力量后。

丁缓带人,改进了锻锤系统。

首先是更换了锤头,从石锤变成了铁锤。

然后是改进了动力系统,从原先的跷跷板,简单的利用水力和重力来做功的结构,改成以数个巨大木制叶轮来带动的动力系统。

最后,就是增加了限制锻锤高度的石墙。

使得锻锤可以快速的捶打,节省了时间,更少了浪费。

不过,这还只是第二代。

更先进的锻锤系统,已经在设计中。

张越看完,非常满意,深感自己的那本小册子没白给!

要换了他来做这个事情,且不说没有时间。

便是有,怕也没有这么快。

更不可能,像丁缓这般,能培养出大量的技术工匠——如今,少府作坊里,已经有上百位工匠,学会了制造类似的锻锤系统。

若是张越的话,很可能他造是造出来了。

但,下面的人依然是两眼一抹黑,不知底细。

说到底,他对技术其实不懂。

所能做的,也只是照着回溯的图纸加工、制造。

而没有能力,用当世通俗的语言,讲解出来,更没法像丁缓这样的大匠般,可以手把手的教导,甚至耳提面授,指点不足。

“丁令吏……”张越将丁缓叫到身边,看着他,勉励道:“待下一代锻锤问世,本官必为明公向天子请功!”

“未来,便是如梧候一般,也是可以的!”

梧候阳去疾是汉家工匠的偶像,鲁班一样的人物。

因为他是目前唯一一个靠着技术,被拜为列侯的工匠!

丁缓闻言,却是拜道:“下官不敢独居全功,皆是侍中教导有方、殿下厚遇之劳……”

他很清楚,没有这位张侍中,就不可能有今天。

旁的不说,没有这位的图纸,就是现在的这个锻锤系统,他也起码需要十年才能制造出来,更不提更复杂、更精密的下一代了。

再说……

他也不想出风头……

列侯?

以前可能是他的目标。

但现在,他只想复兴父祖的学派,对于功名利禄,反而不怎么上心了。

张越看着他,轻声道:“列侯之封,明公当得起!”

只要下一代的水力锻锤问世。

那么汉家的锻锤机械,就可以达到十五世纪、十六世纪的欧陆水准。

具备生产板甲和火炮的能力!

板甲这种东西,张越不是很看重。

火炮,才是他的目标!

因为,经过他在空间里的不断试验、配比。

如今,已经差不多摸索出了当前时代技术条件下,人工所能配置的最优火药配方。

不仅仅解决了颗粒火药的问题,还记录了所有的实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