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6章 调教(2)(第3/3页)

张越听着,呵呵的笑了起来。

古人云:夷狄,畏威而不怀德,这句话确实有些道理。

当然了,一概而论,就太过偏激了。

实则,在张越看来,中外差异,主要在于文化差异。

哪怕是现在的汉室,处于公羊思潮兴盛之时,整个国家的精气神,都是霸气侧漏,嚣张异常。

但终究,公羊思想也是儒家思想的分支。

只是吸收了部分法家霸王道思想的一个儒家变异流派。

本质上,还是内敛和矜持的。

所以呢,就经常会在对外交流时,出现许多文化碰撞和自以为是的歧义。

打个比方。

诸夏民族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像张越所说的‘莫不为汉臣妾’。

在诸夏民族看来,这是自己对世界宣告主权和统治权的宣言。

但在其他民族看来,却未必如此。

特别是乌孙、匈奴这样的游牧民族!

游牧民族,讲强者为尊,赢家通吃!

你强霸酷炫拽,吊打世界,那就有权行使你想要行使的任何权利。

只要你足够强,匈奴孪鞮氏也可以跪下来唱征服。

只要你足够猛,能够带着大家一起打天下,抢钱抢粮抢妹子。

那么,匈奴人也好,乌孙人也罢,都不介意成为汉人。

这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文化差异所致。

是两种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区别。

所以,就有了那句话‘夷狄畏威而不怀德’。

事实上,游牧民族也是人,也知道好丑,也分得清是非。

他们背信弃义,没有廉耻,反复无常,就跟他们豪爽大方,热情好客,重守承诺一样,都是他们的性格。

不能用农耕民族的想法去套入游牧民族的想法。

那是鸡同鸭讲。

就像满清晚期,英国人想在北京开个大使馆,咸丰和满清的大臣们,却宁死不从,宁愿割地赔款,也不肯干。

为啥?

英国人用工业国的想法和套满清的腐朽封建王朝想法,根本行不通啊!

所以,在大鸿胪的官员看来,张越的话,是在赤裸裸的羞辱和嘲讽乌孙使者。

然而,在乌孙人自己看来,这虽然确实算得上是羞辱和嘲讽。

但却并非种族歧视!

而是一个公开挑战的宣言。

对游牧的乌孙人和匈奴人来说:你想要俺当奴隶?

好啊?

打过俺,征服俺,俺就是你奴隶!

不行别bb!

而张越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明白这一点。

穿越之后,更是无比清楚这一事实!

诸夏文明虽然先进,但,至少在现在,还远远没有达到辐射全世界,影响全世界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