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一一章 交班进行时(第2/4页)

沈溪用手轻抚惠娘的面颊,道:“我这不好好的吗?弄得就跟我要上刑场一样,我都不觉得怎样,你这算怎么个说法?你好歹是个大夫,治病的事便交给你了。”

惠娘嘟嘴道:“妾身哪里算什么大夫,最多只是个药房掌柜,韵儿才是真正的大夫。”

“都一样。”沈溪闭上眼,嘴角露出笑容,“不过是风寒而已,照以前开药铺时的方子抓药便可,我正好在你这里调养几天……谢老卧床不起,我要是回朝的话得面对诸多压力,还不如学他,躲几天清静。”

惠娘瞪了沈溪一眼,心中本有执念,想跟沈溪犯拧,但见到沈溪生病憔悴的模样,心瞬间软了。

“妾身这就去准备写方子,派丫鬟去抓药,为保险稍后再给老爷请个大夫来。”惠娘道。

“大夫就不必请了。”

沈溪半眯着眼说道,“你就是最好的大夫,要是你都医不好,其他人更不行了!”

……

……

一天下来,沈溪都没有现身,连沈家人都不知沈溪去了何处。

沈溪兼任吏部和兵部尚书后,虽然仍旧很顾家,但始终不能保证每天都回府,这也是身为高官家眷的无奈,家里的女人倒也没觉得如何。

当天到沈溪府宅拜访的人不少,不但梁储、李鐩来过,杨廷和跟靳贵也去过,均被告知沈溪不在府上,而当天沈溪又没出现在兵部和吏部衙门,使得外人无从寻找。

平常时候大臣消失不见算是一件大事,但在如今这光景下,皇帝不问朝事,甚至连大臣的死活都不顾,京城官员当差也只能按部就班,由各衙门部堂来监督。

像沈溪这样身为两部尚书的,已没人能管束,他去何处不用跟任何人打招呼,下落也就成迷。

杨廷和黄昏时又往吏部、兵部衙门还有沈府走了一趟,依然没找到沈溪,不由担心起来。

他没有回文渊阁,先去了谢迁在长安街的小院,虽然谢迁不在但这里已然成为文官联络之所,此时正在这里等候消息的包括刑部尚书张子麟和大理寺卿张纶、都察院左都御史洪钟等人。

“介夫,之厚那边可有对策?”

洪钟见杨廷和到来,赶紧出来迎接,上前问道。

杨廷和摇摇头,面色中带着少许担忧,道:“今日各衙门都找遍了,之厚不在,到他府上也说没在家。”

张纶等人都很惊奇,作为朝中重量级人物的沈溪居然会“失踪”?本来谢迁病休后很多事只有由沈溪来做,结果沈溪也不在,使得文官集团陷入无人领导的尴尬境地,就算有事要跟皇帝上呈,都没恰当的人选。

洪钟叹息:“这人好端端的怎么可能失踪?之厚是故意闭门不出吧?昨日的事情,的确让人心寒,好在不似刘瑾当政时那般胡作非为,陛下只不过是派人……”

本来洪钟想要为正德皇帝辩解两句,但看到杨廷和铁青的脸色后,顿时缄口不言。

到底不是切肤之痛,洪钟实在难以理解昨日杨廷和跟谢迁遭遇的不公正待遇,杨廷和能撑下来是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在文官中算不得真正的领袖,面子丢了就丢了,但谢迁就不一样了,三朝元老且还是先帝亲自任命的顾命大臣,遭遇这种粗暴的对待后马上就撑不住了,感觉前半生所有的付出都不值得。

杨廷和道:“我已经给沈家留了口信,无论如何之厚都会看到,若他有心为朝廷做点实事,想来会主动去豹房劝说陛下。”

“光靠规劝,怕也无济于事。”

洪钟叹了口气道,“陛下明显一意孤行,说什么便是什么,咱当臣子的能做何?有些事还是泰然处之为好,何必跟陛下斤斤计较?”

杨廷和打量着洪钟:“就算陛下不肯跟臣子商议,难道我们就不该去规劝?如今能面圣的人寥寥无几,此时之厚不勇于承担重任,挽狂澜于既倒,更待何时?”

这话说出来,有点喝斥的意思,不过洪钟却没跟杨廷和多计较,摆摆手道:“消消气,介夫,有事咱们还是多商议为妥。谢老不在,之厚也不在,现在都听从你的吩咐,旁人可以乱但你却乱不得。”

杨廷和在朝中声望很高,但让他主持大局,却显得底气不足。

谢迁的强势让杨廷和平时少有用武之地,除此之外朝中还有个风头正劲的沈溪,杨廷和自知在对付沈溪上或许能出谋划策,让一些人跟随自己的脚步,但要出头跟皇帝对抗,却显得自不量力。

首先杨廷和没资格面圣,再者就算他去豹房,对于皇帝的威慑力也远不如谢迁或者沈溪。

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决定了朝臣在朝中的真实定位,因此杨廷和就算对沈溪有成见,也不得不承认,谢迁病倒后朝中最有话语权的人除了沈溪再无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