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四七章 暗潮(第3/3页)

兵部衙门很多生面孔,这些人都总觉地过来跟沈溪打招呼,沈溪表现出应有的客套,逐一见礼。

进入公事房,众人尚未落座,沈溪已开口:“有事情的话,现在就说清楚,在下刚回京,若有机会的话要去面圣,将平叛之战前因后果详细奏明……”

刘玑笑道:“今日应该没面圣的机会,陛下未提要赐见……不如先回府休息,之厚出征在外多日,估计已疲累不堪,岂非正是休养佳时?”

沈溪摇头:“职责所在,岂能荒驰?若今日无面圣机会,也要将奏疏呈递上,请陛下早日安排时间赐见,否则的话,等于在下差事没有完成,心中始终有所牵挂。”

在场人中,阉党居多,这些人对沈溪可说戒备心严重。

沈溪执意要面圣,大抵也在这些人预料中,跟刘瑾之前的担忧完全相符。

魏彬上前来,笑呵呵道:“沈大人面圣,何必急于一时?先让鄙人进宫见过刘公公,让刘公公跟陛下奏请,效果不也一样?”

“对,对!”

旁边很多人帮腔,曹元笑道,“正是如此,刘公公如今乃是朝中股肱,陛下有何事都会跟刘公公商议,这件事刘公公代为禀奏,效果一样。”

在场之人脸上笑容无比虚伪,谁都知道在说谎,但场面活非做完不可。

沈溪似笑非笑,打量周边一圈,道:“说起来,在下对这里很熟悉,谁想还不到一年,感觉便跟以前大不相同。”

刘玑看了曹元一眼,道:“陛下已调之厚回朝任兵部尚书,而曹尚书要到南直隶,以后这里还是由之厚做主!”

言语间,刘玑一副关爱的模样,似乎跟沈溪的关系很好。

这也是跟朝廷论资排辈有关。

虽然沈溪这个兵部尚书资历很老,但若说谁做尚书早,还是刘玑早得多,而曹元则是沈溪继任者,所以刘玑倚老卖老,说话便带着一股老气横秋。

沈溪道:“在下久不在京师,对于朝中情况,不是很了解,兵部还是要由知根知底的人执领最为妥当,在下只想面圣把军功厘清,便准备请示回宣府,继续守御疆土……现在的京官可不好当。”

主动请求外调,除了沈溪也没谁了。

谁都觉得在天子脚下做官好,不但能仰天子颜,还可在朝堂呼风唤雨,但沈溪的话多少引起认同,现在刘瑾当道,很多规矩跟弘治朝不同,当京官都能感到肩头沉重的压力,就算阉党成员亦如此。

刘玑道:“那之厚不跟在下一起去见刘公公?”

沈溪摇头:“本官乃奉陛下之命出征宁夏平叛,如今叛乱平息,自然要跟陛下呈奏,至于见刘公公,还是诸位来好些。在下就等面圣的消息传来!”

说完,沈溪表现出一副拒不合作的态度,坐下来闭目养神。

因为沈溪地位实在太高,年龄已不再是问题,所有人跟沈溪相处都能感觉到一股无形的压力。

这些自诩为老臣的人,也都想赶紧把沈溪这个瘟神给打发了,张永出面道:“那就各自先去办事,城外人马需要粮草补给,劳烦刘尚书给安排一下。”

刘玑瞥了张永一眼,神情不屑,好似在说,你张永有什么资格在我面前指手画脚?

跟刘瑾久了,阉党骨干都有一种傲慢而目中无人的霸气,浑然不觉张永在内侍中有很高的地位,但这会儿张永却不能把心中的怒气表现出来,依然是客客气气。

从打出了营地,为了避嫌,沈溪就没再跟杨一清单独说过话。

到此时,刘玑感觉自己已跟沈溪没有任何共同语言,道:“那之厚先回府休息,在下这就去见刘公公,所有事情均要由刘公公安排。”

沈溪笑道:“朝中到底谁当家?”

一句话,就让公事房内鸦雀无声,尤其是那些没多少资历的兵部属官,能清楚地感觉到空气中浓浓的火药味。

谁都知道刘瑾无法无天,谁得罪他都会被革职问罪,很多文官因此而被下狱,到现在还没出来,至于他们在狱中遭受怎样的待遇,根本没人知晓。

“言笑,之厚言笑了!”刘玑脸色非常尴尬,差点儿就要伸手去擦额头的冷汗,随即道,“各自都回了,今日迎接之事到此告一段落,在下去见刘公公,各位也都先回府等候消息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