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四章 孩童般天真(第2/3页)

王陵之居然一本正经点了点头。

一路上,沈溪不再搭理王陵之。

一行回到沈府,灯笼下,朱起跟朱鸿守门,父子二人正在小声交谈。

“老爷!”

朱起和朱鸿见沈溪回来,连忙上前见礼。

沈溪点了点头,当作回应礼数,随即他打量朱鸿,问道:“义宽,这段时间在县衙当差可还顺利?”

沈溪回京后并未让朱鸿跟着他到兵部当差,而是安排其去顺天府宛平县衙当衙役,让朱鸿从底层做起,学学如何维持一个衙门的正常运转。

沈溪没给予朱鸿特权,后来又因公事繁忙,没过问朱鸿当差的情况,现在碰上了便关心一下。

朱鸿恭敬地回道:“有大人照应,小人到宛平县后能顺利处置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干好本职工作……多亏大人提携。”

说到最后,朱鸿看了父亲一眼,显然这番话是经过朱起提醒而说出来的。

沈溪微笑点头:“差事做得好就行,过些日子我再调你去别的衙门,若你中途哪个衙门干得不让人满意,可能就要多留一段时间……别到时候你的上官前来向我告状,那时我可不会偏帮你。”

“是,是。”朱鸿笑着应了。

朱起在一旁赔笑道:“老爷,多亏您提点这小子,以后有什么要教训他的地方,不必留情面。”

沈溪看了看朱起,有些事他想要问一下,却是关于跟豹房做生意之事,但他发现自己府门前停着周氏平时乘坐的马车时,便不再多问,决定还是先进去应付难缠的老娘再说。

……

……

到了自家宅院,因夜色已深,院子里已一片宁静,家中女眷大多已就寝。

沈溪先到前堂,里面没人,沈溪这才回头看着跟进来的朱起,道:“朱老爹,老夫人没过来?”

朱起恭谨地回道:“回老爷,老夫人确实来了,一进门就直奔书房,说是要跟您说一些家事,夫人正在那边陪着呢。”

沈溪不由皱眉,平时他不允许家里人随便到书房去,毕竟书桌上有大量公文,对一般人而言属于绝对机密。

他不太明白为什么自己老娘要到自己的书房。

等他带着朱起到了书房门口,才发现里面谢韵儿正在跟周氏说着什么,沈溪敲了下门,周氏和谢韵儿同时侧过头看向他,谢韵儿乖巧地颔首示意,周氏就显得很霸道了,迅速起身走到沈溪面前,气鼓鼓地道:“哦,还知道回家啊?不知道老娘在这里等了你半晌啊?”

沈溪很想说,你当上诰命夫人,却没个贵妇的做派,走到哪儿都跟个市井泼妇一样。

“娘,你有事吗?”沈溪见这架势,多半真有什么事情,不然周氏不会大晚上还赖在沈府不走。

周氏正要说什么,谢韵儿道:“娘,相公,坐下来说话吧。”

“还是我家媳妇儿懂事,看看你这小子,当官之后就不顾家了,听说你回到京城后也经常夜不归宿,怎么,衙门口的事就让你这么用心,照顾妻儿就成了你的麻烦事?”周氏说着话,人坐下来,脾气仍未消。

沈溪跟着坐下,等周氏说事。

周氏道:“时候不早,长话短说吧……刚收到你四伯的来信,说是你六哥一直留在顺天府求学,让你帮忙照应……你能否给安排一下,进个学,或者到哪个衙门安排个职务……”

沈溪心想,就知道老娘说的不是什么轻省的事情。

“娘,有些事情您不太清楚,六哥去年会试不第后,一直不肯返乡,回信说留在顺天府,但人究竟在何处,我并不知晓,他也没有跟我联系的意思……您看看,这人都寻不到,如何个安排法?”

沈溪显得很为难。

关于沈元的事情,他之前确实有留心。

但沈元似乎不想让人知道他跟沈溪是同族兄弟,以至于会试落榜后,不知道在京城哪里安身立命,过一段时间便写封信回汀州府老家,但丝毫也没有跟京城沈家联系的意思。

沈溪知道,沈元争强好胜,不想让人以为他是靠关系取得的功名。

沈溪回朝当兵部尚书后,依然一点关于沈元的消息都没有,他又不可能发动自己的情报系统调查同族兄长的下落,暂时就没理会这件事。

却未料,沈明新和冯氏两口子担心儿子,又想让沈溪这个兵部尚书给儿子寻一条出路,赶紧写信向沈明钧夫妇求助。

沈明钧不管事,于是周氏便到沈溪这儿来抱怨。

周氏习惯把自己当成宁化沈氏的族长,在她看来,沈元的事情就是沈家之事,也是她的事。

其实就是多管闲事。

……

……

关于沈元的事情,沈溪不想过多理会。

因为他知道,考进士和当官对于举人来说是两难的抉择,不能同时进行,分心旁骛的话什么都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