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四章 士为知己者死

转眼间进入了十一月,天寒地冻,滴水成冰。

由于天气寒冷,甲胄难着角弓难控,各路大军已经纷纷偃旗息鼓,窝在营房里休养生息,待天气转暖之后再决胜负。

刘彻的使者携带着册封李世民为唐王的圣旨,一路跋山涉水,穿过冀州、幽州、辽东等地,以日行四百里的速度赶路,花了二十天左右的时间抵达了李唐首都王俭城。

听完刘彻的圣旨,李世民不由得仰天大笑:“哈哈……这刘掣真是自不量力,朕乃是大唐皇帝,将来要称雄整个天下的君主,岂能受他一个藩王册封?来呀,把使者的耳朵割了,给刘掣当做回礼!”

随着李世民一声叱骂,在使者杀猪般的惨叫声中,两只耳朵被割了下来,放在了木盒之中当做回馈给刘彻的礼物。

虽然掉了耳朵,但至少保住了耳朵,使者也顾不上疼痛,吓得抱头鼠窜,以最快的速度离开王俭城,踏上了返回洛阳的旅途。

西汉使者走后,秦桧私底下求见李世民,施礼道:“陛下,刘掣此举意在将天下搅浑,好浑水摸鱼,从中渔利。他不仅仅给你封了王,也给李绩、李牧两位都督封了县侯,虽然陛下待两位都督不薄,但就怕人心不足蛇吞象,两位都督在刘掣的刺激之下起了野心。所以请陛下多多敲打,免得二人滋生野心!”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朕待二李推心置腹,委以军事大权,料他们不会滋生二心。”李世民手抚胡须,对秦桧的提议并不为然。

秦桧继续道:“刘邦待韩信如何?将百万之众交与韩信,以楚王相授,不可谓不器重;而韩信却依旧滋生二心,摇摆不定。由此可见,人心不足蛇吞象,既得陇复望蜀,是所有人的本性。虽然这句话是刘辩说的,但臣认为很有道理。”

李世民蹙眉沉吟:“朕心中自有计较,你下去吧!”

秦桧走后,李世民在大殿中来回踱步,斟酌了半天后提笔写了一封圣旨,决定让李绩与李牧交换部队。书信送出去之后又突然反悔,派出快马追了回来,就当这件事没有发生过。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朕若是这样猜忌,定然会让李绩与李牧不安,朕还是继续选择信任他们吧!”李世民把追回来的书信撕成碎片,在心底喃喃自语道。

虽然没有让二李交换部队,但李世民也担心出现拥兵自重的局面,于是派遣了宗族李密与堂侄李策分别赶往幽州,以参赞军事为名暗中行监视之实。

这几年以来,李世民学习东汉的政治模式,在高丽境内推行科举制度,拔擢了李密、李善长等文官。又推行武举制度,招募到了李克用这位豪杰,以及他的几个心腹猛将,国力蒸蒸日上,军事兵强马壮,更让李世民相信自己总有问鼎中原的这一天。

前些日子,李世民收到了盟友织田信长的求援,请求派出水军进入东海,切断汉军水师的辎重补给。李世民欣然从之,遂命李舜臣率水师移驻沿海的耽罗郡,伺机而动。

刘彻的使者又花了二十多天的功夫,带着随行人员回到了洛阳,把李世民的话转达给刘彻。刘彻大怒,责备使者有辱使命,下令斩首问罪,并大骂李世民不识时务。

李世民没有接受册封,但已经班师回到邺城的曹操却派了蒯良前来洛阳出使,约定双方结成联盟,互相支援,共同对抗日益强大的刘辩。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雪花飞舞,天下大势暂时安定下来,各路诸侯就像蛰伏进入了冬眠一般。

窦婴被任命为尚书令,总揽西汉政务大权,除了武将之外,各地的刺史、太守、国相都受他的管辖。这让窦婴深感精力不足,遂向刘彻请求开府治事,招揽幕僚,刘彻欣然从之。

窦婴得了天子批准,遂在西汉治下各郡县贴出告示,招募有志之士为国效力。那些有心出仕的学子纷纷来投,有如过江之鲫般络绎不绝。

这日清晨,有个独臂儒生头戴帻帽,身穿青色长袍来到窦府门前求见:“小人陈官听闻窦尚书招募贤良,特来投奔。”

守门的官差上下打量了陈宫一番,摇头道:“快走、快走……你当窦大人在做善事么?怎么什么人也想来尚书府混口饭吃?你一个断臂之人,有何本事?”

“这位大人这样说就不对了,战国时期废人孙膑遭受膑刑,不能行走。却助齐王大破魏国,斩杀庞涓,辅佐齐威王成就霸业。更何况我只是缺了一条臂膀而已,能做的事情数不胜数,请大人不要以貌取人。”陈宫背负单手,据理力争。

官差一脸的不耐烦,举起佩刀,作势欲敲:“快走,大冷天的休要在这里消遣我,否则别怪大爷不客气!”

“大清早的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随着一声叱喝,窦府的管家大步流星走了出来,看到独臂的陈宫后不由的一愣:“这、这不是陈公台大人么?为何变成了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