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0章 邱英杰
打击投机倒把是政策手段,对沈隆这种当过一省之长的资深官员来说,对付政策最好的方法只有政策,把中央党报上的文章拿出来,或许不一定能解决所有政策问题,但绝不会是这种小问题,所以这份报纸对陈家村人,对敲糖帮,对小商小贩来说还真是护身符。
遇到有人拦路要抓人的,这东西一拿出来,立马就能放行,当然,也不排除会遇到不识字的愣头青,可愣头青也是有领导的啊,半路上被拦住了不要紧,到了办公室里,看到这两份报纸,当领导的还不得赶紧把人给放了?
所以,在镇上忙了一天之后,大家回到村里,就开始排队来骆玉珠这领报纸了,领了报纸之后,在扁担上挂起来,有些细心地还专门准备了塑料纸,遇到下雨的时候就把报纸用塑料纸包起来,免得被雨淋湿了,这玩意儿可是比担子里的货物还重要。
货物丢了还能去站头赊,这东西丢了,你就别想做这门生意了,赶紧再去找一份吧,如果你能找得到的话。
不夸张的说,一份五分钱的报纸,就凭上面有这篇文章,拿出去卖五块,那也有的是小商小贩要,五块钱换一张不会被工作队抓的护身符,那简直太便宜了!
这得亏是沈隆和骆玉珠行动地早,要不然想找到这么多报纸还真有些难度,要是重生到这个年代,想赚第一桶金的话,赶在这个时间点囤积一批这两份报纸,那绝对能大赚一笔,还不用什么本钱,各大机关单位有的是看过了就丢的报纸,直接问人要就行了。
“这回多亏玉珠了,你可是我们陈家村的大恩人啊!以后,陈家村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你尽管开口,我陈金水绝不含糊!”陈金水是个恩怨分明的人,受了骆玉珠这么大恩惠,肯定不会没有表示。
多的不要,你就把我嫁给骆玉珠得了!沈隆在心里嘀咕着,不过现在还不是说这个的时候,他开口说道,“叔,玉珠其实命苦的很啊!她家原本也是敲糖帮的……”沈隆把骆玉珠的身世说了一遍,只是略去了骆玉珠卖人贩子的经历,“……现在玉珠家里不要她了,她也没个安身的地儿,只能在杭州租房子住,您看能不能让她落户到我们陈家村?”
“这算什么事儿?大队的公章在我这,一句话的事情,就算是宅基地也没问题,就是耕地有些麻烦,村里的地可没多少。”陈金水巴不得骆玉珠这样的能人留下,别看眼下他们用报纸渡过了这道难关,可陈金水经历的事情多了,知道政策也是会变的,这一手并不能一直维持陈家村的平安,要是骆玉珠成了陈家村人,那以后再遇到什么事还能向她请教。
“叔,我不要地,宅基地也算了吧,能租我间房子安身就好!到时候我也跟你们一起出门做生意去!”骆玉珠连忙说道。
这下就更不是问题了,陈金水马上取了公章,帮骆玉珠落户了,陈家村的事情向来都是他说了算,至于公社里,到时候说一声就行了。
“住的话,你要是不嫌弃就跟巧姑住一起吧,她年纪和你差不多大。”陈金水干脆把骆玉珠留在了自己的家里,这让沈隆很是高兴。
于是骆玉珠就在陈家村住了下来,见到巧姑的第一面,就拿了沈隆专门让她在杭州买的衣服鞋子还有糖果送给巧姑,巧姑立刻就把她当成了亲姐姐,那里能想到这位可是来跟她抢鸡毛哥的。
这也是沈隆早就想好的策略,如果巧姑到时候主动提出让骆玉珠和沈隆在一起,那陈金水就更无话可说了,要想做到这一点,那就要让骆玉珠和巧姑先成好闺蜜,可不是塑料做的那种啊。
有了《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做护身符,陈家村敲糖帮开始畅通无阻,他们继续挑着担子走在江南的乡村之中,用鸡毛换糖来缓慢地积累着原始资本;沈隆和骆玉珠也再次离开陈家村,一起踏上了这条艰难地道路。
对于一个女人加入敲糖帮,陈家村的男人们其实觉得有些别扭,因为数百年来干这一行的都是男人,女人么,在家里帮忙熬糖、做些发夹之类的小玩意儿就行了。
可骆玉珠刚给了陈家村那么大的恩情,他们怎么好意思说?最多也就是自己想想,连私下里嘀咕都开不了这个口;而且“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话早就传开了,如今义乌敲糖帮里面,挑着担子走村串乡的女性可不止骆玉珠一个,这些人里很是出了几位身价过亿的女富豪。
所以他们也只能默认了,并让沈隆照顾好骆玉珠,谁让骆玉珠是沈隆请回来的呢,而且他们俩年龄也差不多,至于他们俩会不会有什么,他们暂时还顾不得想,如今他们一门心思都是多赚点钱。
骆玉珠在沈隆的教导下在人情世故上也是越来越拿手了,回村的时候,都忘不了给陈家村人带一些小玩意儿,这些东西值不了几个钱,却是每家都需要的,平日里谁家要是有事儿,不用招呼她就第一个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