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毕竟哥哥是亲的, 又不是宫外捡来的。胤祐也没有使劲儿,就捏着太子哥哥的脸往外一扯,到达拉扯极限时又突然把手松开……

“嘶……”太子皱起眉毛,白净的脸上立时泛起两团红晕。

谁还不是个娇生惯养, 细皮嫩肉的小皇子?

太子也疼啊, 扶在弟弟腰上的手往上移, 在他的胳肢窝挠两下。

胤祐小小的身子一软, 立刻倒在哥哥的怀里,一边发出夸张的笑声, 一边求饶:“我错了,我错了, 太子哥哥饶命!”

兄弟俩抱在一起闹了一阵,太子感觉连日来被国事积压的疲惫感顿时消散了不少, 整个人都松快起来。

他搂着弟弟, 不怎么严厉的批评道:“你三哥、四哥像这么大的时候都已经有大人的模样了, 再看看你,还在撒娇。”

胤祐却不以为然:“撒娇怎么啦,撒娇又不分年龄,我就是长到大哥那么大,也是会撒娇的。”

太子脑子里忽然闪过大阿哥练完功夫,赤裸着上半身, 绷着八块腹肌撒娇的样子……就,突然很像看看,是怎么回事?

外面寒风裹挟着大雪下个不停,屋子里炭火烧得很足。胤祐就这么跟太子抱在一起打闹一阵额头上就开始渗出了汗珠。

太子拿出帕子给他擦, 这时候太监送来了新的茶盏, 里面是夏天晒好的莲子磨成粉, 应七阿哥的要求加了冰糖。

小家伙端起来“咕嘟咕嘟”灌下去大半杯,这才满意的转过头来:“太子哥哥,咱们出不去堆雪人吧。”

太子从炕上站起来,掸了掸衣袍上的皱褶,笑着摇了摇头:“你自己去玩,太子哥哥还有事情要处理。”

胤祐知道,阿玛南巡之后就把一部分朝堂政务丢给了太子哥哥处理,所以,他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没有时间跟自己出去玩耍。

小家伙也很懂事,点了点头,穿上靴子去拉太子的手:“那我陪你吧。”

太子牵着来到书房,从书架上拿了本《史记-世家》递给他:“那你就坐在旁边安静的看书好不好?”

胤祐点点头,又坐在了窗户边上,接着外面的天光开始看书。

太子则坐在书桌后面,继续看他白天没有看完的奏折。

其实大部分奏折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甚至夹杂着不少地方官员给皇上的问候信,不看不行,看吧还挺耽误时间。

还有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拿到皇上这里来处理,不过这些小事通常也就内阁处理完,拿个皇上看一眼,皇上也不是都要事无巨细的亲自处理。

康熙现在让太子处理的也就是这些事情,目的是让他了解内阁的工作流程,真正重要的国家大事,仍然需要快马加鞭送至皇父手中,由他这个真正的一国之君来定夺。

即便如此,太子对这些不大不小的事情处理起来也分外认真,凡是关乎国家,关乎百姓的哪有什么小事。

康熙要求儿子们读书的时候必须正襟危坐,不可饮茶,不可摇扇,不可宽衣解带,也不可以坐姿不端,必须要有一个严谨的治学态度。

胤祐在上书房就不曾严格遵守这项规定,他总觉得读书好不好,跟喝不喝茶,要不要扇扇子,穿什么衣服,什么样的坐姿都没有关系、

关系在于,那本书的内容是否能让他产生兴趣。

所以,他窝在又厚又保暖又十分柔软的垫子上看书的时候,根本谈不上什么坐姿。

过了片刻,太子抬起头来揉了揉眉心,吩咐一旁的近侍点灯。

而后看到炕上的小家伙,就像跟他聊两句,放松一下心情:“小七。”

“嗯?”小家伙《史记》中抬起头来,笑得眉眼弯弯,“怎么了?”

太子问:“你在看什么?”

胤祐说:“季札让国,还有鱼腹藏剑。”

太子点了点头:“是《吴太伯世家》。”他随口问道,“看到哪里了?”

胤祐低下头,把正在看的内容念了一遍:“季子至,曰: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

太子笑道:“小七有没有学过《孟子》?”

胤祐摇头:“不曾学过。”

太子说道:“《尽心》讲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小七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这句话并不复杂,意思也很浅显,胤祐想了想,回答道:“百姓最为重要,其次是社稷,国君最轻。”

太子一直认为,这么多兄弟里面,胤祐是最聪明的那个。不管教他什么,总是一点就透。

“那小七知道为什么百姓最重要,而社稷和国君没有那么重要吗?”

胤祐仔细思考了一番,结合刚才季礼说的那番话,其实也能猜出个大概,但他还是摇了摇头:“不知道。”

太子耐心的向他解释:“因为国君和社稷皆可以改立,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