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4章 顺风顺水
元旦第二天,非洲行动正式展开。
多国部队以机场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大兵们深入丛林寻找蚁巢,灌毒引水放烟,使用各种方法消灭蚁巢。
前进基地附近的巨蚁都死得差不多了,基本上没有危险,但是距离稍远一些,巨蚁的数量就翻着番的往上涨,就像这个世界上除了巨蚁就再也没有别的。
非洲气候炎热,巨蚁没有躲在巢里的习惯,每一次出发,大兵们都要面对数量众多的巨蚁围攻,有时甚至不得不一路开着毒烟才能顺利前进,莫洛比达毒烟弥漫,就连卫星都能看到雨林里冒出来的烟迹,只有每天下午的暴雨时间是个例外。
暴雨给多国部队带来的麻烦不小,外出的部队只要吃完中午饭,就会立刻找个合适的地方宿营,选择宿营地的原则是能避雨最好,最起码也得是个能挡挡雨的地方,无论如何不能直接暴露在大雨之下。
只有挡住暴雨,装甲车才能释放毒烟,保证队伍不被巨蚁围攻。
好在莫洛比达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原始森林,热带雨林中树木高达数十米,层层叠叠的树冠遮天蔽日,虽然不能像大伞一样挡住暴雨,却能降低大雨的密度,不至于连毒烟都放不出来。
若是没有毒烟弹,外出的部队就必须在两个多小时的暴雨中跟巨蚁死磕,车上那点弹药压根儿就坚持不了那么久。除非呼叫太空舰队全程保驾,不然三五只巨蚁凑在一起,就有掀翻装甲车的能力。
装甲车不像民用车那么脆弱,就算翻车也算不了什么,最多损坏车顶的仪器,车里的人压根儿没危险。
但是装甲车翻倒之后,车顶上的各种武器统统失去用武之地,等于解除了装甲车的武装,巨蚁可以放心大胆地游荡于装甲车附近,而不必担心装甲车的打击。
解决这个麻烦的手段也很简单,只要大兵们从车里出来,把装甲车扶正就可以——车上仪器脆弱,可炮塔质量再差也不会因为翻车这点事损坏。
届时只需要一枚毒烟弹就能把蚁群驱散,可问题是巨蚁哪能眼睁睁看着大兵们扶正装甲车?
先后两支队伍被巨蚁教做人之后,美军被迫向外出的部队下达禁出令,即只要装甲车附近有巨蚁出没,任何人不得擅自离开装甲车。
这样的命令简直就是个笑话,托马斯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了多国部队的笑柄。
多国部队有没有人笑话他没人清楚,但是消息传到中方基地之后,基地里的官兵们却没少幸灾乐祸,好事的官兵还把这事儿编成了段子,大意是说,若不是巨蚁不接受俘虏,被困的美军早就向巨蚁投降之类的话。
不过这事儿对当事人来说半点也不好笑,翻倒的装甲车不能扔着不管,必须派出支援部队,才能把被困的部队救出来。
面对这种棘手的情况,美军最终还是决定从空中支援入手,干脆申请了一批武装直升机,哪里出了问题,飞机就到哪儿抛射毒烟弹,掩护大兵们出来扶正装甲车。
不过任务距离越来越远,直升机腿短速度慢的毛病越来越突出,托马斯只得再向前进基地派遣一批固定翼飞机。
投入战场的技术装备越多,多国部队的后勤压力就越大,运输机群日以继夜地飞行,却只能勉强保障物资供应,托马斯不得不向五角大楼申请更多运输机。
美军的应对方案是他们最擅长的作战方式,不可谓不强悍,可是这套方案却被叶涵等人批了个体无完肤。
不就是放毒烟么?还用着得上完了直升机再上战斗机?直接在装甲车左右两侧甚至车底装一套发烟装置,不就什么都解决了?
叶涵实在不理解美国佬的大脑回路究竟是怎么长的,难道美国人的思维已经僵化到这种地步了吗?
尽管过程有些波折,但多国部队还是一点点理顺了非洲行动的脉络,不仅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战术手段,后勤供应也得到了合理优化。
托马斯也有过打通陆地交通线的想法,可是两地直线距离两千多公里,中间横跨数个国家和大片雨林,加之非洲的交通本来就不发达,直线距离换算成实际距离只怕不下三千公里。
而且一路上不见人烟,反倒处处都是蚁巢,不仅得不到任何补给,反而需要清剿虫巢。
加上巨蚁肆虐数年,原有的公路早已破败不堪,光是修筑三千多公里的公路,就得投入海量的人力物力,耗费的资源是空中运输的数倍之多,不管怎么看都是得不偿失。
除非多国部队从吉布提开始出发,稳扎稳打平堆非洲大陆,否则任何形式的陆地交通线都没有实际意义。
把这些资源全部投到运输机群上,该运的物资早就送到了前进基地,还用得着在路上瞎折腾?
以多国部队目前的实力,平推非洲大陆不是做不到,但是问题没那么简单——地盘被巨蚁占据的时候没人说话,若是一旦被多国部队打下来就不一样了,那些避难欧洲的非洲遗民,肯定会蹦出来争夺归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