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2章 战略的失败(第2/3页)

在百年战争中,法国甚至已经沦为英国属国,国王都投降了,但是法国人在民族的大旗下继续抗争,最后反败为胜,这就是民族意识。

当年英国人用铁骑让法兰西民族完成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日本人用枪炮和刺刀让中华民族觉醒,要知道民族意识的觉醒也是现代国家出现的一个前提。

百年战争和中日战争的过程也很像是,一开始英国将法国打得节节败退,而后英国却陷入了人民战争之后,战争的最后,法国反败为胜,完成了统一,奠定了今天法国领土的轮廓,这和中日战争高度相似。

不过陈堪谈这些都是马后炮,并不是罗富国得出“日本必败”这个结论的原因,罗富国所说的日本大陆政策决定了它的失败和百年战争英国失败之后的政策有关系。

百年战争就是因为英国看上了欧洲的领土才会引起的,对于英国来说,其后果是惨重的,日本却没有引以为鉴,窥视亚洲大陆的领土,有着极大的领土野心。

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就是英国的做法,英国从地理位置上看是一个孤岛,因为大陆政策的失败,就逐渐衍生并形成一套著名的政策,就是所谓的“光荣孤立”政策。

这个政策简单的解释,就是表面上我不参与欧洲的事务,好像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而其实是充当一个幕后黑手,在幕后“乱搞”,让欧洲无法出现强国。

有点像是一个叫做“打地鼠”游戏,手上拿着一个锤子,谁冒头,就打谁一下,这就是英国在最强盛时代的政策,正是这个政策奠定了“日不落帝国”的基础,因为这个政策,使得欧洲大陆永远无法出现能够威胁英国的国家。

哪一个国家强一点,就联合其他国家打他一下,当年的伊丽莎白女王就做得非常漂亮,西班牙舰队号称“无敌舰队”,所向无敌,威胁到英国,所以女王找上了法国,跟法国国王说:“你帮我打一下西班牙吧,然后我嫁给你,怎么样?”

然后法国就和西班牙干了一仗,最后女王同志表示婚姻大事要好好考虑一下,还是不嫁了。

法国强大了,女王同志找上西班牙,对西班牙国王来了一句:“你出兵帮我打一下法国,然后我就嫁给你,怎么样?”

西班牙真的打了,女王同志再次表示要好好考虑一下。

这位女王一辈子没结婚,却用“婚姻”两个字,将欧洲大陆的君主玩弄于股掌之间。

后来拿破仑横扫欧洲,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法兰西帝国,几次的反法同盟,谁最活跃,那可不就是英国,多次联合其他国家组成“反法同盟”,一心要搞死拿破仑,威灵顿将军(滑铁卢战役盟军指挥官)就是英国人。

但是等真正打败拿破仑之后,英国却说不能严惩法国,要宽大处理,最好是恢复拿破仑之前的情况,真的是英国人良心发现吗?

其实就是担心过度打压法国会让其他国家做大,所以不能把法国玩死,拿破仑过后俄国成为欧洲警察,也是英国没事就联合其他国家和俄国过不起,克里木战争就是英国推动的,这场战争让俄国败得一塌涂地,从此一蹶不振。

一战德国战败,法国一心要搞死德国,谁阻止得最厉害,可不就是英国嘛,原因很简单,不能让法国独大。

这就是“打地鼠”,不能出现一个超级强国,日本在地理上拥有和英国一样的地位的,一样是孤悬海外,而且拥有全世界第三的海军,日本当时的条件甚至比英国要好很多,完全玩“打地鼠”。

其实一开始日本也是这样做的,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被打败,这边刚签约不就,日本就主动对清政府示好,大家来合作的,干啥,就是要打击北方强大的俄国啊。

一开始清政府还没反应过来,闹情绪,不愿意,甚至和俄国签订了一份《中俄密约》,这份密约之后可将中国坑惨了,丧失了大量的领土和主权,妥妥的引狼入室。

回过神来之后,清政府才赶紧和日本展开合作;说起来也确实是有些不可思议,在八国联军的时候,日本是最后一个答应出兵的(老太婆自己找死),而且还主动保护中国居民。

当年八国联军打下北京之后,日本给很多百姓发小旗,表示这些人是我们日本保护的,其他国家的士兵不允许抢夺他们的财产,当然并不是说日本就和中国亲如一家,那是不可能的,只是为了政治需要而已,在旅顺也屠杀了大量的中国人,准确的说应该是和清政府关系不错,其战略是没错的。

日俄战争,俄国失败,清政府在背后出了大力气,当时民间有很多进步人士自发的为日本筹款,袁大头还派出最强的军队暗中帮助,当地官府主动提供情报,在中国本土作战,有中国人的支持,日本能不胜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