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清末之吾辈爱自由(54)(第3/4页)

“但是,大清虽然不好,但是也没有很差。”

这个中年汉人留着滑稽的长辫子,穿着宛如香港片里的僵尸官袍,眼神痛楚,侃侃而谈:“如果大清倒下,天下必将大乱,烽烟四起,谁都想做皇帝,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尸山血海,国家四分五裂,引来无数外国豺狼的撕咬,届时国将不国,华夏文明甚至可能断绝。”

他逼视着乐景,目光中藏着重若万钧的力量,“这点,你们想过吗?”

乐景突然失去了所有语言,不知道要如何回答季淮璋的问题。

乐景知道正确的答案,但是他却无法说服季淮璋那就是答案。

他们之间,隔着一百多年的鸿沟,时代的鸿沟没那么容易跨越。

任何脱离了当前社会背景的嘴炮都是耍流氓。

在如今的社会背景下,乐景能说季淮璋的回答是错的吗?他又有什么资格去评判这种想法?

直播间的观众们也体会到了乐景此时的无力:

【带红领巾的好少年:我现在觉得好绝望,这是不可调和的理念分歧,谁也说服不了谁。

旺仔快乐www:站在季淮璋的角度,以当前的时代背景,他的想法很对,是老成持重之言,他的拳拳爱国之心让我动容,却也让我越发绝望。

里外同学:我曾经想过如果我穿越过去要如何改变历史,可是现在我却突然发现,我就算知道未来的历史走向,我也什么都无法改变,个人的力量如何抵抗住历史的惯性?时代的一粒尘,落在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每天都不想码字:谁都不是坏人,季淮璋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爱国,大家只是……理念不和,立场不同,所以只能成为敌人。】

乐景嘴角露出一丝苦笑,此时他倒是宁愿季淮璋就是一个夜郎自大的守旧派,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跳梁小丑,这样他也有底气驳斥他可笑的理念,也能理直气壮与他为敌。

可是季淮璋不是。

这让他心情更加难受了,也越发无力。

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乐景不认为自己的寥寥几句就可以让季淮璋虎躯一震,改弦易辙,成为盟友。

所以……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注定要成为敌人。

季鹤卿脱口而出:“所以才要君主立宪!限制君权,汉人治国。”

季淮璋的目光终于彻底平静下来了,事到如今,他认为自己也算是全部了解了这两个年轻人的想法,所以此时的表情已经平和多了,带了一丝长辈教训晚辈的循循善诱。

“你们的想法,太过天真激进了,从秦以来,华夏的君主专制制度已经实行了三千年,你口中的君主立宪才实行了多少年?从1688年英吉利国的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到现在,也不过190年罢了,一个寿命不过短短190年的制度,你怎么证明适合华夏?你怎么知道这种制度不会毁了华夏?”

他不以为然笑道:“两国国情不同,本就不应该等同看待。”

注意到乐景和季鹤卿目光中的惊异,他露出一丝得意的微笑,挑了挑眉,“怎么,真把我当那些自高自大的老古董了?我对西学,还是有一定的研究的。”

乐景又想叹气了。

华夏悠久的历史,即是荣耀,也让她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裹,导致变革的重重阻碍。

此时的华夏,就像一支积重难返的大船,再出色的舵手也不敢轻易偏离航线,未知的海域里藏着太多危险,很有可能触礁翻船,让几千年的祖宗基业和几万万人的性命毁于一旦。所以季淮璋们不能动,也不敢动。

农业文明,本就保守求稳,缺少西方的赌徒精神,这样的好处是华夏可以苟很久,缺点就是会错过转向的时机,一步步步向深渊。

所以那位先生开创的事业是那样壮丽、伟大,他真正开创了华夏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将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进行本土化发展,以大魄力大毅力搬走了压在华夏身上的三座大山,一刀切去了华夏身上的毒瘤,扶起了跪了一百多年的国人,让华夏重获新生,昂头挺胸向山峰发起冲锋。

人民喊他万岁,他却喊人民万岁。

季淮璋摆摆手,断言道:“你们到底还是年轻,心志不坚,很容易被西学迷惑,唉,这也是年轻人的通病。”

他看向季鹤卿的目光终于褪去政治家的冰冷审视,带上了一丝亲情慈爱,温声道:“你任性那么久,也该悔过了吧?你爹娘都在家里等你,只要你认错,我会向圣上禀告你的忠心,让你回国一展所长,也不必在国外流浪了。”

季淮璋的话太过有说服力和诱惑力,也太过温情脉脉,易地而处,如果乐景是季鹤卿,他真的很难继续坚持自己的理念,继续走一条可能看不到未来的绝路。

乐景默默低着头,注视着地面,心情一时间不知道是喜是悲。他只知道不管季鹤卿做出什么的决定,乐景作为兄弟,都会支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