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噩梦中的帝国(中)(第2/4页)

最终,这场皇位争夺战的胜利者,是索沙尔同父异母的弟弟、平娜公主的兄长,帝国的第二皇子迪亚波殿下。与性格傲慢粗暴的索沙尔不同,迪亚波殿下颇为谦虚守礼,跟许多学者和文官过从甚密,在帝都内颇有不少拥趸。当皇太子索沙尔被废黜和赶回封地之后,迪亚波就成为了皇位继承人的最有力竞争者,并且利用这段时间经营了一大票人脉关系,争取到了很多元老和贵族的支持,或者至少是中立。

更重要的是,当灾难降临之际,迪亚波皇子本人就在帝都城内,并且在得知父皇驾崩之后的第一时间内,他就到处联络党羽,拉拢权贵,收买大臣,制造声势,最后终于被帝国元老院拥立为新任皇帝。

——虽然实际上已经是家族世袭的封建王朝,但眼下的帝国还是多少保留着一些共和制的残迹。比如说,从理论上讲,每一任皇帝都要通过元老院的推举才能产生……而这也是为篡位者留下的“制度后门”。

眼看着木已成舟,身为摄政的平娜公主也只得顺水推舟,无可无不可地向迪亚波交出了权杖和御座。

……

然而,虽说成功当上了皇帝,但摆在初登帝位的迪亚波面前的,依然是一副烂到不能再烂的烂摊子:来自阿尔努斯山丘的狂暴洪水依然在不断倾泻,没有丝毫平息的迹象。半个帝都乌拉碧安卡城被泡在了水里,剩下半个帝都也成了被洪水包围的孤岛,而且水位还有进一步缓慢上升的迹象。由于帝都的国库仓储也多半喂了鱼虾,水井则被淹没和污染,城内的粮食、燃料和清洁淡水都很快变得极度匮乏,每一天都有成百上千的市民因为饮用了污水或者吃了霉烂食物而生病,还有因为争夺粮食、燃料和衣服而斗殴致死的。

除此之外,帝都乌拉碧安卡城四周的上万平方公里广袤平原,也都被阿尔努斯山丘上冲下来的异界海水浸泡和冲刷,村庄、市镇、牧场尽数化为泽国。而这一带乃是帝国近畿最肥沃的土地,不仅是非常重要的粮仓,更是皇室领地的精华腹心之所在,无论如何都不能弃之不顾,任凭这片土地上的臣民陷入炼狱。

于是,从夺得帝位的第一天开始,甚至连一个登记即为的庆典都没条件举办,迪亚波就不得不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救灾上。首先,被咸水包围的帝都已经无法承载那么多人口,必须组织疏散残余居民离开帝都,转移到附近尚未遭受洪灾的高地;其次,帝国的战略储备物资在灾后已经所剩无几,根本无力赈济那么多衣食无着的难民。帝国元老院经过一番商议之后,决定双管齐下,一边急令各个附属国和地方领主向帝都输送粮食和物资,一边组织帝都难民进行长途迁徙,分散到四周各个贵族领地和附属国去安置“就食”。

除此之外,元老院还派人到附近去考察地势,筹备营建帝国新都的各项事宜——如果这场来自异界的洪水一直不能退却,而是变成了一条以阿尔努斯山丘为源头的湍急大河,并且还是“咸水河”的话,那么以乌拉碧安卡城如今这副要什么没什么的惨样,恐怕怎么也没办法继续当首都来用了。而帝都附近的肥沃耕地,也会很快污染成盐碱地,再也种不得庄稼,所以连乡下的农民和牧民也得一起搬走。

在这一片焦头烂额的忙乱之中,平娜公主也被分配到一桩差事,那就是带着她的亲卫队“蔷薇骑士团”,护送三万多名以“亚人族”为主的帝都难民,避开阿尔努斯山丘涌来的滔天洪流,向西翻越罗马尼亚山脉,前往山脉另一边的佛马尔伯爵的世袭领地,以“亚人族收容地”而闻名的伊塔黎卡城进行安置。

——拥有二百多年历史的伊塔黎卡城,曾经是帝国西部的边境城市。当时帝国的势力刚刚向西扩张到罗马尼亚山脉一带,而伊塔黎卡城就是帝国在罗马尼亚山脉西麓建立的第一个前沿要塞据点。

这座城市坐落在提萨里亚大道和阿庇亚大道的交汇处,乃是贸易和军事的交通要冲。当帝国版图还不如今天那么辽阔的时候,历代皇帝曾经先后多次翻越罗马尼亚山脉,在伊塔黎卡城聚集大军然后挥师西征。但是,随着帝国版图的不断扩展,伊塔黎卡城逐渐距离边境越来越远,其在军事和政治上的重要性也不断下降,而这地方又没有什么特产,最后彻底变成了一座普通的中等商业城市,甚至被皇室封赏了出去。

现在的伊塔黎卡城,还有附近的一大片崎岖山地,都是帝国贵族佛马尔伯爵的世袭领地。

在普遍有着“人类至上主义”观念的帝国贵族之中,前任佛马尔伯爵柯尔特是一个比较另类的人。据说,相比起人类的美女,柯尔特更喜欢猫人、翼人和美杜莎族等等亚人族的美女——在法尔马特大陆的人类之中,有着类似猎奇癖好的家伙实际上并不少,但在传统的帝国贵族看来,这是一种比较堕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