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冲突世界:同室操戈
中国,武汉
在中国近代史上,这座号称“九省通衢”的湖北省府,华中重镇,就不断被熊熊的战火焚烧。
从推翻清王朝的武昌起义,到北伐战争的连番恶斗,再到抗日战争之中的武汉战役……
如今,虽然日本侵略者已经从武汉退走,但曾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不复存在。出于彼此之间根深蒂固的仇恨和敌意,还有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国共两党再次大打出手,将这座城市又一次卷入战火之中。
黄昏时分,站在长江南岸,位于武昌的蛇山之巅的黄鹤楼上,望着对岸汉阳燃起的熊熊大火,听着隐约传来的隆隆炮响,穿着军便服的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约瑟夫·史迪威中将,忍不住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这位以桀骜和傲慢而著称的“醋性子乔”阁下,此时的心情真是糟糕到了极点。
一切都全完了,自己的一切工作和努力,又一次全部失败了。
沮丧、失望、痛苦、无能为力,各式各样的负面感情,如同潮水般一起涌上了史迪威中将的心头。
从四年前太平洋战争爆发到现在,曾经心高气傲的他,一直都扮演着败军之将的角色。而对史迪威来说,比起沦为败军之将还要更残酷的事,莫过于战争尚未结束,自己却已经被命运踢出了战场。
回想起战争爆发初期,自己率领数万中国远征军,从云南出征缅甸,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哪怕在缅甸战场被打得全军溃散、兵临绝境,顽强的史迪威也没有放弃,而是带着身边最后的一百多人,硬是横穿莽莽山林,摆脱日军的围追堵截,成功地向西撤退到了印度境内,一心想着何时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但是……见鬼!日本这个在战前被美国人公认为好像小丑一般的敌人,实际上竟然是如此的难缠。
尽管国内已经不计血本地疯狂造舰,但太平洋舰队还是一次又一次被打断脊梁骨。陆军的表现也不比海军更好,麦克阿瑟从马尼拉退到巴丹半岛,又丢下部队带着一小帮人从菲律宾逃到澳洲,然后再在澳洲继续不断往南后退,如今已经退到了澳洲最南端的墨尔本,如果还要继续退下去的话,就得要跳海了。
迄今为止,西方各国几乎所有抵御日本侵略的努力,无不归于失败,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打个平手。在混迹东方多年的史迪威看来,这个问题的根子,应该是出在白种人对有色人种那种根深蒂固的优越感上。从理智上,他们知道日本人不好对付,但从感情上,他们又不肯相信黄面孔的日本人能战胜西方大国。
——尽管在世纪初的日俄战争之中,这些岛国矮子已经成功过一次了。
于是,日本武士用他们的凶残、狡猾和彪悍,给那些坚持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者狠狠上了一课,让他们体验到了足够的狼狈和屈辱,也把美利坚合众国的威严和大英帝国的余辉,统统都踩到了他们的木屐底下。
作为一名美利坚合众国的职业军人,又身在对抗日本的第一线,史迪威当然认为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可是,他什么都做不了。
自从远征缅甸失败、狼狈逃亡印度之后,他的手里就没有了一兵一卒。虽然好不容易开辟了从空中翻越喜马拉雅山脉的“驼峰航线”,重新回到了中国重庆,可是接下来的日本海军大举进入印度洋,以及随之爆发的印度反英大起义,又让史迪威以印度为基地,训练中国士兵反攻缅甸的计划,彻底宣告了破产。
——作为一名从小就被教育要“恨英国佬”的典型美国人,史迪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印度人对英国殖民者的仇恨,但不得不说,这种仇恨爆发的时机真是太尴尬了,而引爆它的人也真是太糟糕了……
在印度次大陆成为战场之后,驼峰航线很快就无货可运,彻底停摆。而这已经是战时中国跟外界的最后一条国际交通线。失去了它,就窒息了中国的输血管,再也没有一发子弹,一滴汽油能够运到重庆……
嗯,严格来说,还有一条连接北方苏联的国际交通线,但那跟史迪威这个美国中将无关。
搞不到援助物资、失去了价值的史迪威,被蒋委员长一脚踢开,在重庆坐起了冷板凳。
之后,随着日军将攻击重点转向南洋和澳洲,为此不断从中国战场抽调兵力,步步后退,主动放弃大片内陆省份的占领区,蒋委员长轻易收复武汉等大片土地,对日作战的态度愈发消极。
当麦克阿瑟在澳洲战场左支右绌、节节败退的时候,史迪威曾经依据罗斯福总统的来电,竭力敦促蒋委员长不要满足于接收日本人主动放弃的那部分地盘,而是应该配合其它战场,发起牵制性反攻:
“……在整个亚洲战场万马齐喑的情况下,如果中国能够不失时机地勇敢反击,向退却中的日本侵略军主动发起大规模进攻,以便成功地牵制日军南下步伐,乃至于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早日光复自己的首都——南京,必然能够给世界反法西斯人民以巨大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