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南京!南京!(四)

然而,由于此时的清军正处于战败之后的撤退状态,数万八旗兵马正散布在整条运河上,从南到北呈一字排开,距离渡江作战的集结地扬州,自然也是有远有近。其中,皇太极的两黄旗走在最南面,距离扬州最近。而多尔衮三兄弟的两白旗兵马,则走在最后面,一部分处于最北面的山东境内,肩负着掩护全军断后的任务。另一部分屯驻在凤阳,负责弹压淮西的各路流寇,镇守着清廷残余疆土的西部防线。

如果时间宽裕的话,皇太极当然会找个地方集结全军,然后从容不迫地大举南下。尤其是多尔衮三兄弟的两白旗兵马,更是一定要放在眼前才能安心。无奈这军情急如星火,入主江南的机会稍纵即逝——等到崇祯皇帝攻入南京,招降纳叛,四方跪服之后,这天底下最富饶的江南之地,就没有大清的份儿了。

所以,皇太极只能带上身边的两黄旗兵马,以最快速度南下扬州,准备渡江,同时传令全军,让他们陆续赶来。然后,八旗兵马还没赶到一半,南京那边的东林党就已经撑不下去了。为了避免贻误战机,不肯放弃的皇太极再次咬了咬牙,不顾军队尚未完成集结,就亲自渡过长江,冲进了南京的这片厮杀场。

再接下来,随着明清双方的不断增兵鏖战,南京变成了一座空前残酷的血肉磨坊。由于清军的兵力始终处于绝对劣势,所以在战场上打得左支右绌,异常艰辛,好几次都差一点全局崩盘。

原本希冀着轻取江南的皇太极,在连绵的战火之中失望地发现,此番的南京之战,完全没有昔日突破长城攻略关内的时候那么轻松。在他印象里应该一触即溃、然后犹如弱鸡一般任凭宰割的明朝官军,在崇祯皇帝的督战之下,居然变得异常难缠,有胆量跟八旗勇士死斗不休。而曾经横扫中原的八旗军,也在江南打得大失水准,处处举步维艰,再也没有了那种“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无敌气概。

在过去的大半个月里,随着战局的反复拉锯,一支又一支清军也在不断渡江赶来。到了现在,大清八旗的六个旗已经尽数集结在南京城外,唯有多尔衮三兄弟的两白旗居然滞留在淮北一带,根本没有南下!

当然,对于此事,两白旗也是有着自己的解释,比如流寇骚乱、后方不靖,以及登州军进逼等等。但皇太极是何等的枭雄人物,哪里会看不出多尔衮三兄弟明显是心存反意,想要在北面坐山观虎斗?

总之,对于皇太极来说,眼下的局势实在是很危急了:前有顽敌,后有内贼!两边都是一样的要命!

然而,江南攻略的战事到了这一步,皇太极也已经是骑虎难下。虽然在辽东失陷和北京兵变之中,满洲八旗都遭受了伤筋动骨的重创,但多尔衮三兄弟的两白旗依然拥有六十五个牛录的满洲兵,加上直属汉军之后,共计一万多名战兵庞大实力。这份军事实力,甚至比皇太极的两黄旗还要强大得多。再接下来,随着南京之战的愈演愈烈,皇太极的两黄旗因为投入战场最早,被几乎打残,而其它四个旗也是死伤累累。即使把全部六个旗的满洲兵统统加起来,也不过是一百多个牛录而已,而且普遍缺编得相当严重。

如果他现在放弃南京之战,放弃了之前的那么多牺牲,为了自家权位回师北上去讨伐多尔衮三兄弟的话,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是跟皇太极同归于尽。最坏的结果则是八旗哗然作乱,拥立多尔衮废帝篡位!

所以,皇太极只得打肿脸充胖子,一边下旨让两白旗镇守徐州和鲁南后方,默认了他们的坐山观虎斗,以此来安抚多尔衮三兄弟,免得两白旗现在就跳出来造反;一边又派人将自己的嫔妃子女都送到南京的燕子矶大营,这既是为了宣示自己的破釜沉舟、死战到底之意,也是为了防止她们被多尔衮扣为人质……

这一天清晨,皇太极先是吩咐全军饱餐战饭,养足精神,随即砸毁锅灶,把剩余的军粮丢进长江,并且一把火烧掉了己方的营地。然后,在全军将士的议论纷纷之中,皇太极带着自己的后妃子女,来到军官和士兵们的面前,慷慨动容地激励他们说道,“……诸位,我们现在已经失去了白山黑水之间的故乡,而眼前就是南京城,就是繁华富庶的江南,也是你们的新家!如果我们失败了,那么就会沦为丧家之犬,在天底下都没有了立足的地方!现在,我们只剩下两种选择:打胜了,功成名就,永享富贵!打败了,横尸异乡,无人安葬!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朕已经把自己的妻妾子女都带到了战场上!如果长生天不保佑我赢得胜利,那么宁愿全家战死,血脉断绝,也不愿意忍受那种为人奴役的屈辱!我们一起拼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