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神秘卡片(第2/3页)

线条优美流畅,笔调极为纯熟,每个转折弧线都圆润饱满,大师级手笔。

这张卡看上去颇为陈旧,一看就是颇有些年头,想必是哪位大师早期的作品。但是最先引起叶重注意的却并不是这两点,而是它的重量和厚度。

这张陈旧的一星能量卡比普通能量卡要重十分之一。一星能量卡的重量本身就非常小,就算十分之一也难以察觉。但是陈暮制作的一星能量卡实在太多,所以在他第一次拿起这张一星能量卡时他就感觉出来了。厚度也是如此,这张一星能量卡的厚度要比普通一星能量卡厚一些。

这才是这张卡引起陈暮的注意力的最大原因。一星能量卡是最早出现的卡片,也是使用最多的卡片,它的规范标准早就在创始之初便拟定了。一直到现在,所谓的标准结构和标准材料,和它创始之初都并没有什么区别。

一张大师制作的一星能量卡,怎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难道……

陈暮很自然地联想到材质方面,难道这位不知名的大师找到一星能量卡的新材料?为了生计,陈暮一直致力于如何降低一星能量卡的成本,这张一星能量卡引起了他强烈的兴趣。

把能量仪中的能量卡取出来,房间顿时陷入一片黑暗。

犹豫了一下,陈暮咬咬牙,把手上那张奇怪的一星能量卡插入家中的能量仪中。

咦,不亮!房间还是一片黑暗,没有一丝亮光。

陈暮一愣,怎么可能不亮?

不可能!这是陈暮脑海中蹦出的第一个念头。这张卡片上没有任何使用过的痕迹,而且能量消耗殆尽的能量卡陈暮一眼便能分辨得出。他敢保证,这张能量卡虽然陈旧,却是一张从未使用过的能量卡。

而且这张卡片上的结构完美无缺,没有任何错误,比起陈暮自己制作的一星能量卡都要出色许多。这样一张能量卡,断然没有损坏的道理。

但是现在实情却是它真的无法提供任何一丁点能量。

重新把自己的能量卡插入能量仪中,房间又恢复一片光亮。能量仪没坏,这一点外因立即被他排除在外。

那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灯光下,陈暮仔细端详这张能量卡。

手摩挲着卡片,一个猜测突然从陈暮的脑海中升起,难道这本身就是一张废卡?

一位大师会制作一张废的一星级能量卡?这种可能性不大吧,陈暮沉吟。

仔细地排除一项项因素,结构画法正确,没有使用过的痕迹,没有能量损耗的迹象,却无法提供能量。

材质?陈暮脑中灵光一闪,突然想到那略厚的手感,越想越觉得可能和材质有关。

陈暮把卡侧面放在光下,细看之下,果然被他发现了奇特之处。不到一毫米厚的卡侧,却有两条颜色极浅的分界线。原来这张卡居然是由三种材质粘合而成,由于三种材质的颜色非常接近,不放到眼前细看,很难发现。

失败的实验品?看来这是最大的可能了。许多年前,一位大师想对一星能量卡做出改进,而且最终以失败告终,而这张失败的实验品却不知怎么流传下来,恰巧被陈暮发现。

这貌似是最可能的一种推测。

陈暮心下有些失望,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这张废卡便毫无价值。

手指下意识地轻轻在卡片边缘摩挲,忽然,手指感觉有异。

陈暮连忙重新把卡片放到眼前,不知道是不是年代太久,卡片的边缘已经开始剥落。原本已经对这张废卡失去兴趣的陈暮突然有几分好奇。如果真的和自己的推测吻合的话,那当年这位大师一定是认为这三种材质粘合起来,可以改进一星能量卡。陈暮对自己的水平可是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的水平恐怕连普通的初学者都不如,他从未接受过任何制卡方面的正规学习。

但是他同样有着属于自己的自信,那就是一星能量卡!从一开始,他便一直只研究一星能量卡,他对一星能量卡实在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从上次对一星能量卡做出微调之后,到现在始终没有任何突破。今天这张卡片却给了他另一个启发,既然结构方面没法突破,那为什么不在材质方面试试?

既然动了这个心思,陈暮对这张实验卡片的材质便有了几分兴趣。这张实验卡虽然是废品,但无疑是出自大师手笔,各方面的知识当然不是自己能比拟的。正是因为心中存了这分借鉴之心,陈暮才打算仔细研究下这粘合在一起的三层材质。

小心翼翼揭开那层已经开始剥落的外层薄膜,陈暮忍不住心下感慨,无论再坚固的材质,在岁月的侵蚀之下,也难保昔日的光彩。

当陈暮把表面的这层薄膜完全揭开后,突然间,他完全呆住了,死死盯着这张卡片,如遭雷殛,呆若木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