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六章 再战奥运会(第2/3页)

……

引入黑人运动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历史上的NBA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也没有让球迷完全接纳黑人运动员,即便是到了二十一世纪,快船队的前任老板依旧放出过种族歧视的言论。所以陈强也不指望这件事情能一蹴而就。陈强打算先让黑人球员出现在赛场上,看看球迷和球队的反应如何。

然而国内寄过来的一封信,却完全打乱了陈强接下来的工作计划,让他引入黑人运动员的计划不得不暂停下来。

这封信是董守义寄来的,董守义在信中询问,陈强是否打算参加明年的伦敦奥运会。

参加奥运会这种事情,是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业务范畴,抗战期间,全国体育协进会的会务工作也停顿下来,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将几个投靠日本人的汉奸会员开除了会籍。抗战结束以后,全国体育协进会也恢复了工作,只不过由于国内的局势仍然混乱,所谓的“恢复工作”,也只是名义上的事情,政府基本上没有钱拨给全国体育协进会,让体育协进会举办体育赛事,体育协进会自然也就无事可做。

此时全国体育协进会的会长由张伯苓来担任,不过由于全国体育协进会也没有什么经费,所以张伯苓这个“会长”,也只是有名无实罢了,啥事都做不了。

正常情况下,也应该是张伯苓来询问陈强是否打算参加伦敦奥运会,但张伯苓却没有这么做,很显然是故意为之。张伯苓视陈强为子侄,两人关系亲密,若是由张伯苓亲自询问陈强的话,怕是会掺杂私人感情。张伯苓也拿不准陈强到底想不想去参加伦敦奥运会,他也担心自己亲自询问的话,会给陈强造成压力,所以张伯苓便没有参与此事。

陈强是了解张伯苓的,他知道张伯苓没有亲自过问,就是怕自己左右为难。于是询问陈强是否参加伦敦奥运会的事情,就落在了董守义的头上。

董守义也是当时著名的体育教育家,他曾先后在北平师范大学、北平民国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西北联合大学、浙江大学等学校体育系任教授,并且担任过全国体育协进会总干事、教育部体育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位。董守义也曾以中国篮球队主教练的身份,参加了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并且在奥运会后作为中国体育考察团的成员,前往欧洲各国考察。当年柏林奥运会结束后,陈强也曾经参加过这个考察团,所以他与董守义也算是熟识。

1948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总干事,也正是董守义,同时董守义还是国际奥委会的委员,所以由董守义来信询问陈强是否参加伦敦奥运会,于公于私都是再合适不过了。

近代中国有过三位国际奥委会委员,第一位就是王正廷,他早在1922年就被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在国际奥委会中也是老资格的存在。

第二位则是孔家的那位老爷,他之所以成为国际奥委会的委员,是因为王正廷的举荐。王正廷觉得中国体育事业落后,为了发展国内的体育事业,便举荐孔老爷成为了国际奥委会的委员。当时孔老爷身居要职,手握国家财权,王正廷觉得孔老爷“有权有钱”,若是能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定然会大力发展国内的体育事业,最起码财政拨款会容易一些。只可惜事与愿违,孔老爷担任国际奥委会委员之后,并没有对中国体育事业做出半毛钱的贡献。

第三位国际奥委会委员就是这位董守义教授了。他也是中国第一位从事体育专业出身的国际奥委会委员,未来他还担任过篮协主席等职务。

拿着董守义的这封信,陈强却是满心的犹豫和踌躇。

陈强在美国过了好多年的安生日子,他有钱、有家庭、还有自己的事业,现在也算是小有名气的企业家,让他再回到奥运会的赛场上,以一个运动员的身份出现在公众面前,陈强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而且参加奥运会的话,陈强还必须进行恢复性训练。虽然陈强有训练空间,有十倍的训练时间,这可以让陈强在伦敦奥与会之前,将身体恢复到最佳状态,但体育训练毕竟是很辛苦的,要付出很多的辛勤和汗水,已经成为“奶爸”的陈强,很担心自己还能不能适应运动员那种苛责的训练。

有句话叫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个人安逸惯了,很难再重新回到艰苦的生活当中。运动员也是如此,现役的运动员可以忍受日复一日艰苦的训练,但退役运动员再复出的时候,就很难回到之前那种训练强度。历史上有很多运动员,在退役之后又选择复出,但复出后还能够完全恢复竞技状态的,简直是凤毛麟角,甚至很多运动员复出后才发现,自己已经无法适应运动员的生活。

更何况等到伦敦奥运会的时候,陈强已经34岁了,这个年龄在任何体育运动当中,都能达到“老将”的标准了。陈强从事的还是田径运动,这本来就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项目,34岁早已经过了田径运动员的黄金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