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5章 文华楼(第2/2页)

有了文华楼,大夏文官就多了一层保障。

因为数量有限,欧阳朔立下一个规矩,请入文华楼的文官当以政绩为唯一评判标准。每年考核最优者,将其画像请入文华楼。

同时,欧阳朔还特意留下十个名额,给予像顾修文、赵得贤等老臣。

曾国藩、曹雪芹等人的到来,只是此番人才流的一个缩影,四十余位历史人才中,到有一半出自清朝。

这也能够理解。

如果不是没得选择,又有几位汉臣,尤其是有抱负的汉臣,愿意在满清治下任职。现身荒野之后,大夏获得天下正统,自然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更不用说,还有李鸿章、张廷玉以及田文镜等人的垂范作用。

至于明朝来者大抵都是一方宰相,像商辂,他们虽然出身明朝,奈何荒野之大明仅一郡之地,无他们发挥空间,自然就会另投别门。

这批文官的到来,极大地夯实了大夏文官底蕴,几乎可向武将集团看齐。当然,随之而来的,可能还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除此之外,这个月大夏还有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