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方年:我只管一往无前,哪管它洪水滔天(第2/4页)

“好……”

于是,从这天起吴伏城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

“……”

方年的理想远不是让前沿完成移动互联网‘基建’工程。

严格来说,这个理想只是前沿创新这一家公司的。

前沿学术和前沿创业以及前沿天使都有各自的理想。

才能组成一个大生态。

这些方年前两天就说过,吴伏城他们算是有了粗浅了解。

实际上这个大生态怎么成形,他们还没去深入思考过。

但无论怎么做,都离不开‘人才’。

还是那句话,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

当康公益基金通过公益教育集团,拉平城乡教育差距,以中国的人口基数,势必可以有更多的人才出现。

有时候可以很极端的说,每个人都能当大老板,张三李四王五还是谁谁谁,都可以。

只是大多数人都不具备这种条件。

更极端一点说,每个人都可以是‘老天’。

很能引起一群有小孩的年轻夫妻焦虑的词:起跑线。

其实就是教育上的差距。

这一点恰巧能说明,如果教育差距被拉平,人才一定会越来越多。

就现在,当下来说,我国还是有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

类似于棠梨这样的偏远乡镇上学的孩子与在桐凤市区上学的孩子就有很大的差距。

更具体的例子是,花家中学的整体学生成绩比棠梨实验中学的整体学生成绩就差很多。

这就是纯粹的地域因素导致教育水平差异带来的结果。

当康公益教育集团的角色是挖掘更多的人才,向高校输送,国家统一组织的高考就是最好的筛选工具。

前沿社团进行本科阶段的第二次初筛,将优秀的、道德品质大方向正直的、有想法有能力的人分流到不同的方向;

前沿院通过自身的强大实验平台、研究能力吸引学术型人才;

前沿实习部吸引专业工作者,前沿创业扶持怀揣创业梦的人。

最终……

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为前沿实现理想。

比如发展基础学科科学研究提供源头技术支持,比如创立不同的产业,比如只需要通过正常的努力工作就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

而现在,当康公益基金正在筹备第二个地方当康公益教育集团,在对赌结束后会加大力度,引入地方资金。

这需要十年二十年才能初见成效。

于是眼下前沿社团就成了重中之重。

毕竟人口基数摆在那里,每年有上千万学生参考高考来着,前沿社团已经有足够的人才来进行调整试验了。

当然……

这些依然只是前沿的一部分理想,或者说一点根基。

毕竟方年同学是哲学系学生,马哲又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份子。

自从来到人间,资本的每一个毛孔都是肮脏的和血淋淋的,随时都要向外扩张——这句被广为人知的马克思名言,方年不要太清楚。

从上辈子到这辈子,方年再清楚不过有些事情自己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但……

不代表没有其它表现形式。

自欺欺人也好,掩耳盗铃也罢,都无所谓。

方年只管一往无前,哪看它洪水滔天!

……

下午,回家路上,方年接到了陆薇语的电话。

“先生,mua~”

搞得方年一愣:“太顺利了?”

陆薇语嗯嗯~两声表示否认:“下午我有喝到薛秘泡的龙井呢!”

“啊~”方年一副认真模样道,“那你表扬薛秘呗,跟我说干啥,我还开车呢!”

陆薇语嘻嘻笑了:“我问过薛秘了,是先生亲自吩咐的,她还说你亲自指点了她应该如何做好一个合格的秘书。”

不等方年开口,陆薇语掰着指头一口气数了下去。

“你教了薛秘怎么泡出一杯符合我口味的咖啡,你教了薛秘怎么泡一杯符合我口味和观感的龙井;

你教了薛秘怎么整理好文件;

你教了薛秘怎么……”

“……”

说到最后,陆薇语发现自己个手指头都不够用了。

“先生,你做了好多好多好多啊。”

方年眉眼轻翘:“毕竟昨天的我是陆总的小跟班,这是分内之事。”

“是是是。”陆薇语哼哼道,“小方表现不错,等我回申城一定奖励你。”

方年嬉皮笑脸道:“拭目以待。”

“……”

事实上,方年也没想到薛思这么快就用到了实处。

毕竟有的东西嘴上说跟实际做是有区别的。

薛思能这么快适应下来,方年也还是满意的,毕竟受益的是陆薇语——

这也是他的目的。

结束通话后,方年点开了车载媒体,哼起了歌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