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2/6页)

可只单是这双眼睛,就让他整颗心都开始不受控制地欢喜起来。

那个是他亲自陪着玉簪,每逢下朝后就蹲在玉簪身边与她说话的女儿,如今就在自己的跟前。

多少个日日夜夜,他想那个孩子若是还在多好啊?

而现在,他梦想成真,她就跪在自己的面前。

李尚有些控制不住级满心喜乐,激动得疾步上前,伸出双手,要去扶她。

王美人见着李尚朝自己奔走而来,还一副迫不及待地想要扶自己起来的样子,心里不由得一喜,忍不住回头看了身后的孟茯和柯相爷,好不得意。

一面露出自认为娇媚的笑容,“陛下,臣妾自己能起。”然后提着裙摆,让旁边的宫人扶着,要起身。

可是却见李尚明黄色的身影从她眼前划过,她那伸出去的手僵硬地悬在半空。

身旁的宫人也傻了眼。

陛下竟然不是来扶他们美人的。

顿时慌张起来,下意识地转头过去,却见陛下竟然屈尊降贵,去扶这个刚进宫,连名分都还没有的女人。

这等殊荣,便是他们王美人进宫那一日也没有。

宫里的天是要变了么?

“快些起来,地上凉。”李尚半蹲着身子,作势要去扶孟茯,口气温和,似乎生怕吓着了地上跪着的孟茯一般。

前面的王美人以及远处跪着的宫人们,只见着陛下如此举动,也听着了看似小心翼翼的话语,却忽略了他满脸的慈爱表情。

那是一个父亲对待自己女儿时才有的慈祥温和。

孟茯不知道怎么回事,在她看到李尚的瞬间,竟然有种莫名的熟悉感,就好像是久别重逢的亲人一般,这让她有些难以置信。

她敢发誓,这是头一次和李尚见面。

有些不安地起身,将手伸了过去。

而李尚直至将女儿的手牵在掌中,一直悬着的心才彻底落下来。

他的小女儿没死,而且如今就在他眼前,真真切切的。

那一瞬间他忍不住想要喊玉簪来看一看,他们的小女儿已经这般年纪大了。

明明他记得,捧在手里小小的一个。

李尚对于孟茯的感情,远远超过了平阳。

因为平阳是在蒙家出生的,而且怀孕的过程中,他也没能陪伴在玉簪的身边。

但是孟茯不一样。

大总管见着这父女俩就这般站着,四下还不知道多少眼睛盯着看呢?别人不知道孟茯的身份,还不晓得要如何添油加醋胡说八道,于是便小声道:“陛下,沈三夫人一路车马劳顿,该请她去殿里休息才是。”

李尚这才反应过来,忙牵着孟茯,“随朕来。”看到还跪在地上的柯相爷,忙道:“爱卿快请起,还要劳烦爱卿去兵部一趟,不管南海郡有何需求,都要竭尽全力满足。”

他一想到自己早前不知道女儿的身份,让她的夫君上了前线。现在将人喊回来不现实,所以便想多做弥补,尽最大可能让女儿心里少记恨着自己一些。

柯相爷得了这话,心中大喜,本来他就十分看好这一次九龙海沟之战,如今陛下又愿意配合战场那边,如此一来,这一次必然是能给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金人些许教训了。

于是忙喜道:“老臣立即去。”

当下便告退离开。

地上的王美人有些不解,倒不是因为陛下忽然如此看重那九龙海沟的战事,而是因为陛下竟然连看都没看到这女人一眼,对她就如此恩宠。

而全程似乎都没有看到她的存在一般,现在牵着那女人就要走了。

她心中着急,只楚楚可怜地叫了一声,“陛下。”

这一喊,似乎也让李尚留意到了地上还跪着她这么个大活人。

但是李尚还没言语,一旁的大总管却是一副不经意的样子低声说道:“不知怎的,就在这里遇着王美人了,所以才耽搁了一些时间。”

李尚闻言,眉头一皱,“你不在宫里待着,跑来这里作甚?看来是朕近来太过于纵容着你了。”

王美人闻言,吓得连忙求饶:“陛下,臣妾……”

可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李尚冷漠地打断,“带王氏回去,不得朕的话,不可踏出殿门半步。”

连美人都不叫了,直接称作是王氏。

而且还不让她出宫,只能待在殿里。

伺候她的宫人们如今也不知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好端端的,美人就失宠了。

孟茯哪里去管这些闲事,一直随着李尚的步伐,到了一处宫门前。

见前面的李尚停下了脚步,下意识就抬头朝上看去,只见着玉簪宫几个三个古朴大字,牌匾也有些陈旧,与这修得精致的宫殿有些不相称。

孟茯一怔,玉簪宫当初不是在大火里付之一炬了么?

李尚没言语,只看着那牌匾沉思,不知在想什么。

倒是他身旁的大总管开口跟孟茯解释道:“当年一场大火,唯独剩下这块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