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宁可架上药生尘①⑨(第4/4页)
扶着墓碑坐下,伴着凉飕飕的秋风,风红缨絮絮叨叨和于周郎说了好多话。
聊得最多的当然是寇清瑶。
“……于周郎,你知道清瑶这辈子最遗憾的是什么吗?”
“不是没能转正当你的正房太太,而是遗憾没有告诉你有关她的真名。”
“寇清瑶,她叫寇清瑶,不叫董湘兰。”
天空飘起秋雨,风红缨缓缓站起身。
“老朋友,你太狡猾了。”
风红缨笑着用这种称呼曾经火热追求自己的男人。
“以你的精明,我猜你是故意不喊清瑶的真名,喊了就意味着你知晓清瑶害你染上大烟,以及你们第一个孩子夭折的原因……”
“这些事不能放到明面上,一旦捅破,清瑶绝对不可能以平常心继续待在你身边,为你生儿育女,甚至爱上你……”
鞠了一躬后,风红缨淡声道:“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来看你,我也得离开了,再见,我的战友。”
-
下山后,风红缨收到一封信,信封上没有寄信的地址。
信是寇清瑶数日前在奢云城写的,写好后让卖报的儿童在规定的日期送给风红缨。
等风红缨拆开信时,寇清瑶已经带着儿子坐上前往国外的大游轮。
信上寥寥几语:
大小姐,你好
见信如晤,恕我不能亲自和大小姐告别。
此次出国是由怀特先生所荐,他所在的国家有个叫弗莱明的青年人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关于霉菌培养的杀菌作用》的论文,我很感兴趣,故而请怀特先生介绍我去那边工作,我想参与这项研究。①
离别思绪惆怅,大小姐,我就此搁笔了,切勿惦念。
己巳年八月十五中秋圆月三更留 清瑶亲笔
看完信,风红缨慢吞吞地往院中走。
陪在左右的老管家昂首去看风红缨,风红缨没有哭,她很开心寇清瑶能走出去。
这些年寇清瑶太苦了,为了忘掉于周郎亡故的伤心事,寇清瑶逼着自己跑到战场上去。
据陈岁说,寇清瑶甚至起了死在炮火中和于周郎地下团圆的念想。
所以看到这封信后她一点都不为好友的远行而悲伤。
她十分期待寇清瑶某一天带着研究出的新药光荣回国。
-
这一年冬,风红缨召集所有学徒,面前摆着一张木桌,桌上一边是一摞大洋,一边是要留红手印的赴死决心书。
“愿意跟我去参军的就去按手印,不愿意的拿一百块大洋回家。”
风红缨不喜欢强迫别人做事,所以她道:“便是拿了钱的,只要你安分守己,不用我教你的医术害人,那你依然是我的学徒。”
陆陆续续有一百多人上前拿了大洋。
风红缨看了眼,这些大多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
至于剩下的……
“独生没兄弟的,没结婚但有未婚妻的,也留下。”
有人不愿,但耐不住风红缨的眼刀子。
最后还有三百零九人,按下红手印后,这些人背上救命的家伙跟着风红缨去了前线。
风红缨给自己的队伍取了个好记的名字,叫三百一十医疗小队。
医疗小队出了奢云城后一路打听军队的消息,次年五月,风红缨带着队伍来到中原地区。
在那里,风红缨投身为医护兵,亲身经历了一场耗时巨长的新军阀混战。②
时年十一月,战争结束,风红缨清点了下医疗小队的人员数目。
加上她,来时一共三百一十人,走时三百零六。
战亡五人。
风红缨给留在奢云城主持事务的老管家发了封讣告,并让老管家拿上大洋去五人家中报丧。
‘三百一十医疗小队’不是军营正规军,战死以后,家属拿不到军队的抚恤金,所以这部分得风红缨个人出。
收拾好心情,队伍继续前进。
这年冬天,风红缨来到蜀地。
在那里她遇到了四十八岁的澹台司。
澹台家族的产业从京城牵出来后就一直安置在蜀地。
风红缨很羡慕澹台司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但听闻澹台司接下来要北上,风红缨忍不住皱眉。
北边眼下乱的很……
澹台司笑:“大小姐也要北上吧?”
风红缨:“您怎么知道?”
不知为何,她总感觉澹台司和她一样知晓历史的走向。
澹台司:“猜得。”
风红缨咬了下唇:“先生最近还是别往外跑才好,外边——”
澹台司截走风红缨的话,淡声道:“只要我还有力气行走,我就一定要出去,我……”
后面的话风红缨没听清,追问时却发现澹台司手抻着脑袋已然困酣。